筑牢组织根基 激活党员动能——为乡村振兴凝聚红色力量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筑牢组织根基 激活党员动能——为乡村振兴凝聚红色力量

2025-11-06 13:08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乡村振兴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扎根乡土的实践;基层治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依赖组织引领的合力。在广袤乡村,党组织是凝聚人心的“主心骨”,党员是服务群众的“先锋队”,唯有把组织建强、让党员争先,才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能。

建强基层党组织,让乡村振兴有“主心骨”。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堡垒坚固则事业兴旺。从“党支部+合作社”带领村民发展特色种植,到“党建+网格”精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直接决定乡村发展的加速度。山东某村曾是有名的“空心村”,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土地流转合作社,引入现代农业项目,不仅让闲置土地“活”起来,更让村民年均增收3万元;浙江某社区党组织搭建“红色议事厅”,每月收集民生诉求、协商解决问题,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这些实践证明,只有把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才能把分散的资源拧成“一股绳”,把群众的力量聚成“一条心”,成为乡村振兴的“定盘星”。

激活党员先锋力,让乡村治理有“领头雁”。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旗帜高扬则群众紧跟。在乡村一线,党员既是政策的“宣传员”,也是发展的“实干家”,更是群众的“贴心人”。河北某村党员带头成立“助农服务队”,春耕时帮缺劳户播种,秋收时帮困难户收割;云南某驻村党员利用自身技术特长,手把手教村民种植高原果蔬,带领全村打造“网红农产品”品牌。从“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点滴行动,到“党员示范岗”的带头冲锋,党员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解决民忧,让群众感受到“党员就在身边、服务就在眼前”。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担当,不仅拉近了党群距离,更激发了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

组织与党员同频共振,让乡村发展有“加速度”。党组织的凝聚力,需要党员的行动力来彰显;党员的战斗力,需要党组织的向心力来支撑。河南某县推行“党员联户、支部联片”机制,每名党员联系5-10户群众,每个支部覆盖2-3个片区,形成“支部抓总、党员包户”的治理格局,仅半年就解决村民用水、道路修缮等问题200余件;四川某村通过“党员积分制”,将参与乡村建设、服务群众等纳入积分考核,激发党员干事热情,推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当党组织成为“坚强堡垒”,党员成为“干事先锋”,二者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就能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生动局面,让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

如今,乡村振兴已进入“啃硬骨头”的关键阶段,更需要强化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激发党员的内生动力。要持续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建在网格里;要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让党员既懂政策又会干事;要健全激励保障机制,让实干者有舞台、有为者有荣誉。唯有如此,才能让红色堡垒更加坚固,让红色旗帜更加鲜艳,为乡村全面振兴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文/黎川县樟溪乡人民政府 尧瑶思)

【责任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