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人才于基层,以实干筑根基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聚人才于基层,以实干筑根基

2025-11-05 13:58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基层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是服务群众的“前沿主战场”。这片沃土的发展,既需人才“智力引擎”的驱动,更需实干“铁肩担当”的支撑,二者相融共生,方能为基层振兴注入持久活力。

基层的“沃土”,要靠人才“深耕”。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从乡村产业规划到社区治理创新,从民生问题解决到应急事件处置,都离不开专业人才的“精准发力”。年轻干部带着数字化技能下乡,帮农户打通农产品电商销路;医疗人才扎根乡镇卫生院,解决群众“看病远”难题;教育人才驻守乡村学校,为孩子点亮知识明灯……这些人才用专业能力填补基层短板,让基层发展有了“新思路”“新办法”,也让“人才下沉”真正变成“成效上浮”。

人才的“价值”,要靠实干“验证”。“纸上得来终觉浅”,再高的学历、再强的能力,若脱离基层实践、回避实干挑战,也难以真正成长。不少年轻人才初到基层时,曾因不熟悉方言、不了解民情碰壁,但他们沉下心走村入户,跟着老党员学调解,陪着农户干农活,在解决“邻里纠纷”“灌溉难题”等实际问题中,逐渐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战经验”。正是这份“扑下身子干实事”的坚持,让人才不仅赢得了群众信任,更实现了从“外来者”到“基层人”、从“理论者”到“实干家”的蜕变。

让人才“愿留下”、实干“有奔头”,需做好“保障文章”。要打破“论资排辈”的桎梏,给基层人才搭建“能者上”的干事平台,让实干成果与晋升、奖励直接挂钩;要解决“后顾之忧”,完善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保障,让人才在基层安心干事;更要营造“容错纠错”的氛围,鼓励人才在探索中试错、在实干中创新,避免“多干多错、少干少错”的心态。唯有让基层成为“人才成长的摇篮”,让实干成为“人才出彩的底色”,才能形成“人才聚基层、基层靠人才、实干促发展”的良性循环。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稳则国家稳。当更多人才带着理想奔赴基层,以实干扎根基层,定能让广袤的基层大地焕发新的生机,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根基。(文/黎川县樟溪乡人民政府 尧瑶思)


【责任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