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湟源:老人的“幸福密码”藏在这里
“一二三四,跟着节奏动起来!”清晨的阳光刚洒进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老年活动中心,二楼舞蹈室里就传来欢快的口令——阿姨们拿着鲜艳的舞蹈扇子,跟着音乐跳得不亦乐乎;与此同时,老年养护院的大厅里,护理员正笑着跟老人说:“张爷爷,今天血压什么的都正常,放心吧”;和平佳苑老年怡心园的厨房里飘出饭菜香,餐厅里几位老人凑在一起聊天,旁边儿童游乐室里,孙子孙女们玩闹得欢……这可不是什么“网红打卡地”,而是湟源老人们每天都能打卡的“快乐大本营”!
近年来,湟源县把“让老人安享晚年”这件事放在心坎上,从“一顿热饭”到“一场热闹活动”,从“专业照护”到“老幼同乐”,织出了一张满是暖意的养老服务网。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去瞧瞧,湟源老人们的幸福生活到底有多“甜”!
先说这人气爆棚的老年活动中心,2709平方米的空间里藏着19个功能室,书画、康复、音乐、棋牌……简直是为老人们量身打造的“欢乐王国”。“活动中心开了以后,对我们这些有兴趣爱好的老人帮助可大了!”书法老师尤强正被几位老人围着请教笔法,他放下毛笔笑着说,“像我们喜欢写字画画的,这儿笔墨纸砚全备好,随时来都能练,遇到相同爱好的老伙计还能互相交流。”

自2021年运营以来,老年活动中心就已成为老人们的“第二个家”。6个兴趣小组是妥妥的“人气担当”,书法室里墨香阵阵,舞蹈队跳出精气神,曲艺社唱得有板有眼,手工小组的作品还常常被当“宝贝”互相赠送。每天约有100多位老人在这里相聚,从晨光熹微到夕阳西下,笑声就没断过。“工作人员也特别热情,一来就给倒茶,有啥需求一说就办,贴心得很!”老人尤强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不管是练字画画、唱歌跳舞,老人们都能在这里找到乐趣,晚年生活别提多有奔头了。
如果说老年活动中心是热闹的“欢乐驿站”,那湟源县老年养护院就是高原红颐养院消防设施提升期间的“临时温馨港湾”。2024年底刚竣工的养护院,目前正承接高原红颐养院的过渡安置服务,院内老人和职工均为高原红颐养院“原班人马”。这里有150张床位,家具家电一应俱全,淋浴室、卫生间按老人需求特制,无障碍设施让轮椅畅行无阻。
“我来咱高原红快十年了,这次搬来过渡,本来还担心不适应,没想到跟养老院一样舒心。”张爷爷今年5月随院搬迁后,提起服务就竖起大拇指。他细数贴心事:“工作人员态度没话说,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每天早上都给我们量血压、测血糖、查体温,比亲人还细心。”中午,腿脚不灵便的老人能吃上工作人员端来的热饭;下午休息完,大家一起做广播体操,热闹又舒心;到了节日,聚餐、看戏等样样安排得妥帖,比过年还喜庆。
目前养护院共住着87位老人,其中82位是特困老人,还有社会老人和重点优抚对象,24位工作人员也都是高原红的原班人马,光专业护理员就有14位。“把老人当自家长辈待,他们开心,我们就满足。”护理员小李的话道出了团队心声,看着老人们在过渡期间依然笑容满面,就是他们最暖心的收获。
在和平佳苑,还有个藏着“老幼同乐”秘密的小天地——老年怡心园。150平方米的空间里,餐厅、阅览室、舞蹈室、棋牌室等一应俱全,室外的小广场更是老人们饭后散步聊天的好地方。最让人暖心的是这里的“壹桌”计划,老人们吃饭时常有留守儿童相伴,老人们教孩子折纸、讲故事,孩子们给老人捶背、唱儿歌,画面别提多温馨了。
“以前自己做饭,做多了吃不完,做少了没营养。现在来这儿,每天40多人一起吃饭,每顿菜都不一样,几块就能吃顿热乎的!”家住和平佳苑的刘爷爷说起怡心园就赞不绝口。更贴心的是这里的“一亭一台、一园一室”配置:爱晚亭里能乘凉,演出台上能看戏,卫生室就在旁边,头疼脑热随时能看,真正把“家门口的养老服务”做到了老人们心坎里。
老人们的日子能这么有滋有味,离不开湟源县的“全方位护航”。如今,居家养老的老人一键“线上点单”已成为当下的热门选项!助洁、助医、助急等30项服务上门,2024年10月至今已经服务了1.68万人次;担心老人们吃饭不方便?8个社区爱老幸福食堂早就安排上了,“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个人掏一点”的模式,让每餐只要5元,一周饭菜不重样,2024年全年就帮1.5万多人次老人解决了“吃饭愁”;此外还有3家养老机构和医院签署了合作协议,县级医院还设立了老年病专用窗口,看病不用排长队,省心又省力。
从湟源县老年活动中心到社区的怡心园,从专业养护院到家门口的老年食堂,处处都能看到老人们的笑脸。未来,湟源还会建更多助餐点,升级养老设施,让更多老人都能享受到这份专业又贴心的幸福。咱湟源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只会越来越甜,越来越有滋味!(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委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