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水县白水镇:高标准农田“种”出乡村振兴好“丰”景
今年以来,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白水镇坚持以“补齐短板、提质增效”为目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整治工作,全力打好“三大”突击战。累计排查自2017年以来立项建设的17个高标准农田项目,覆盖面积2.32万亩,共建立问题台账24个,问题已完成整改17个,整改率达71%。

压实责任上再加力,构建“齐抓共管”的坚固防线。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的“生命线”,齐抓共管是确保整治实效的关键。为此,白水镇成立高标准农田整治工作专班,实行“一个标段、一套方案、一名责任人”工作机制,将整治任务分解到具体标段、明确到时间节点。深入全镇7个行政村的农田地块,通过“图纸比对+实地丈量+农户访谈”的方式,逐一核实各标段存在的灌溉设施老化、田埂破损、机耕路狭窄等问题,建立问题台账24份,明确每个问题标段的整改标准与完成时限。同时,开通群众反馈热线,累计收集农户关于农田整治的建议16条,确保整治工作深度契合农户的真实诉求。
在整改销号上再提速,发起“清仓见底”的最后总攻。针对排查出的问题,白水镇坚持“靶向治疗、立行立改”。对涉及的11个问题标段开展专项整改,协调施工单位对3个标段的老旧灌溉渠进行翻新硬化,维修重建机耕路0.4公里,替换维修损坏过水涵洞及塌陷下田板。自建点周溪村标段施工方违规收取村民机械费问题,立即联合村委会核查。经查,系机械操作员在施工负责人不知情时,向村民收取500元田块平整费。当即责令施工方退还费用,并约谈负责人,杜绝此类现象,保障村民财产权益。截至目前,所有问题标段整改合格率达91%,群众满意度超95%。
全程监管上再从严,筑牢“质量至上”的铜墙铁壁。“整治不是终点,长久发挥效益才是目的。”白水镇着力构建“建、管、护”一体化长效机制,避免高标准农田“重建轻管”。推行“村集体主导+农户参与”的管护模式,将农田设施管护责任划分到具体村组与农户,做到“谁使用、谁管护,谁受益、谁负责”;建立高标准农田“档案库”,对各标段的设施运行、农田产出情况进行定期跟踪,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同时,常态化开展农田管理技术培训,安排农技人员现场讲解节水灌溉、土壤养护等知识,提升农户科学种管能力,真正实现建一块、成一块、管好一块、长久发挥效益一块,保障粮食持续稳产高产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此外,白水镇还定期公开高标准农田整治的资金使用明细与工程进度情况,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常态化开展农田建设专题培训,通过典型案例解读、技术规范宣讲等方式,提升村干部统筹能力和施工人员专业水平,从源头筑牢工程质量防线。
如今,白水镇的高标准农田整治已从过去的“粗放推进”变成“精细施工”,从“单一建设”转变为“建管并重”。
下一步,该镇将持续巩固农田整治成效,不断完善长效管护机制,让丰收底色铺满乡村田野,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文/图 胡建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