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多元主体,共绘振兴蓝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激活多元主体,共绘振兴蓝图

2025-11-04 10:52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乡村振兴不是“单点发力”的独角戏,而是“多元协同”的大合唱。其核心力量源于扎根乡村的本土群众、引领发展的党员干部、反哺家乡的人才队伍,三者如同“鼎之三足”,共同筑牢乡村振兴的根基,推动乡村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质变。

本土群众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是内生动力的源泉。乡村的主人是农民,乡村振兴的受益者也是农民,只有激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让振兴之路走得稳、走得远。从过去“等靠要”到如今“主动干”,越来越多村民通过发展庭院经济、参与合作社、加入乡村治理,成为振兴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例如,不少村庄的村民自发组建红白理事会、环境整治队,既改善了乡村风貌,也凝聚了人心。尊重群众意愿、倾听群众需求,让村民从“旁观者”变为“主人翁”,才能释放乡村最深厚、最持久的发展动能。

党员干部是乡村振兴的“领头雁”,是方向引领的核心。乡村振兴,干部先行。党员干部身处一线,既是政策的“宣传员”,也是实践的“排头兵”。他们熟悉乡村情况、了解群众诉求,能精准对接资源、破解发展难题:有的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打通农产品产销链路;有的牵头完善基础设施,解决饮水、道路等民生痛点;有的创新治理模式,化解矛盾纠纷、营造和谐村风。从脱贫攻坚中的“驻村第一书记”到乡村振兴中的“产业带头人”,党员干部的担当作为,是凝聚各方力量、确保乡村振兴不偏航的关键。

返乡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是创新活力的推手。乡村振兴,人才为要。随着乡村发展环境持续优化,越来越多大学生、退役军人、企业家等“新乡贤”带着技术、资金、理念回到乡村,成为振兴的“新鲜血液”。他们或运用电商直播让农产品“出圈”,或引入现代农业技术提升生产效率,或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发展文旅产业,为乡村带来新思维、新路径。例如,返乡青年通过打造“乡村民宿+非遗体验”模式,让传统村落焕发新活力。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才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

乡村振兴的核心力量,从来不是某一类群体的“单打独斗”,而是群众、干部、人才的“同向发力”。唯有凝聚多元主体的智慧与力量,让本土群众愿参与、党员干部敢担当、返乡人才有舞台,才能形成“人人想振兴、人人能振兴、人人享振兴”的生动局面,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文/张嘉雨)

【责任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