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中国式现代化的“智慧基石”
教育是人才成长的“沃土”,人才是教育成果的“硕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教育与人才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唯有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才能为国家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动能,筑牢民族复兴的坚实根基。
教育是培育人才的“源头活水”,需守住“立德树人”的根本。“国之大者,教育为本”,教育的核心使命从来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现实中,部分教育环节仍存在“重分数轻素养”“重技能轻品德”的倾向,忽视了对学生理想信念、家国情怀的塑造。真正的人才教育,当以“立德树人”为纲,既要在课堂上传授科学知识、培养创新能力,让学生练就“可堪大用”的过硬本领;更要在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涵养奋斗精神,引导青年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成长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栋梁之材。唯有如此,教育才能真正成为人才辈出的“沃土”,为国家输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鲜力量。
人才是激活教育的“价值坐标”,需搭建“人尽其才”的舞台。“人才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教育培养的人才,只有放到合适的岗位上,才能释放最大价值;而人才的需求与反馈,又能反向推动教育优化升级。当前,我国在高端芯片、生物医药等领域仍面临“人才缺口”,这既需要教育体系对接产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内容,培养“精准对口”的专业人才;更需要健全人才发展机制,打破“论资排辈”的束缚,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全链条,让青年人才有机会挑大梁、当主角,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一线“发光发热”。当人才价值得到充分彰显,教育的意义才能真正落地,形成“教育育人才、人才促发展”的良性循环。
教育兴则人才兴,人才强则国家强。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始终把教育和人才工作摆在优先位置,以高质量教育培育高素质人才,以高素质人才支撑高质量发展。唯有让教育的“沃土”更加肥沃,让人才的“舞台”更加宽广,才能汇聚起亿万人才的智慧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文/黎川县厚村乡人民政府 廖黎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