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都区法院“三个面向+三个维度”

精准服务保障产业功能区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都:新都区法院“三个面向+三个维度”

精准服务保障产业功能区高质量发展

2025-11-04 14:13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近年来,成都市新都区法院高筒法庭作为新都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园区法庭”及成都市首批“枫桥式人民法庭”,聚焦“园区发展、企业转型、产业优化”不同法治需求,构建起“专业审判+系统治理+差异服务”的司法保障“立方体”,赋能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今年来,前端化解纠纷351件,审结涉企案件1441件,审限内结案率97.48%,持续保持领先水平。

面向“立园满园”发展,做优专业化审判改革。分案调整集约审。年初以专业化审判改革为支撑,形成《关于民商事案件分案规则调整的实施办法》,将园区1000余家企业涉诉量大、面广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归口至高筒法庭审理,实现园区纠纷快立、快审、快结,今年来,涉企纠纷平均审理时间同比缩短5.7天。实质监管优质审。将园区链主企业涉诉案件、集团案件作为院领导刚性阅核案件,确保裁判效果双满意,今年来高筒法庭提请阅核案件64件。分析近三年涉企买卖合同纠纷上诉、改发原因,形成《关于提升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质量的实证分析》,助力改发率同比下降0.92个百分点。

面向“企业转型”挑战,做优系统化园区治理。“保护基地”就地化解。联合产业功能区管委会、区工商联在园区成立“民营企业司法服务保障中心”,锚定大宗集团纠纷“预警—响应—化解”闭环管理,确保园区大宗集团纠纷“化早、化小、化了”。今年来接收园区纠纷预警21次,走进园区就地解纷34次,实现园区大宗集团纠纷“零”发生。“先行调解”多元解纷。深化繁简分流,联合区司法局在法庭及园区成立“涉企纠纷多元解纷工作站(分站)”,通过“法官+公益律师”“特邀调解+司法确认”方式,以最低成本化解企业纠纷。工作站自运行以来,前端解纷521件,涉企标的额6000余万元,收获园区企业一致好评。

面向“产业类型”多元,做优差异化服务体验。“法治体检”链主企业。常态开展“一月一企、一企一策”大走访活动,向成发、科伦、云图等链主企业推出买卖合同、劳动用工、知识产权“普法套餐”,制发《企业经营法律风险提示100条》《服务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十大典型案例》1000余份,园区企业依法自治能力显著提升,2025年新增纠纷呈现下降趋势。“法治培训”规上企业。走进园区开展“车间法庭”,邀请企业旁听庭审,通过“现场查事实+当庭宣判决”方式,让企业直观了解交易“雷区”,实现“审结一案、带动一片”的示范效应,目前已开展7期。开展“购销领域法律风险防范应对”专题讲座,30余家规上企业参与培训,帮助其全链条掌握缔约、交付、质检、催告等关键环节法律风险,为企业交易靶向施策。(母茜梅、张娜)


【责任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