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都区法院“三擎驱动”赋能聘用制人员队伍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都:新都区法院“三擎驱动”赋能聘用制人员队伍

2025-11-04 14:13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近年来,成都市新都区法院坚持“科学测算优化配置、精细管理挖潜赋能、系统培育锻优能力”,有力提升聘用制审辅队伍能级,推动法院审执工作提质增效。2025年以来,审限内结案率等核心指标均位居全市法院前列,荣获全省法院思想政治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搭建人案事三维配置模型,实现人力资源效用最大化。以“人”为基,实现人才供需相适,征集优化审判团队意见建议17条,形成《审判团队配置情况分析评估报告》,掌握各部门人力资源配置优势及短板。以“案”为据,“三维量化”精准配置,开展专业化审判改革,配套“案件系数赋权”,根据案件性质、难易程度等因素,建立“固定系数+浮动系数”测算体系,动态优化人员配置。以“事”为辅,弹性统筹灵活调度,按照聘用制审辅人员数的5%设置“周转池”,院党组统一调度,为承担专项活动的业务部门提供周期性人力支撑,助力全院多次获得全省信访工作、调研信息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依托精细化管理激发队伍活力,严管厚爱锻造法院铁军。健全“1+2+N”制度体系,提升管理效能,修订《聘用制人员管理办法》立规明矩,聚焦“源头优化、精细管理”等6个维度进行标准化管理。采用“442”考核模式,激发争先活力,岗位胜任力考核占比40%,赋权审判团队负责人对照履职清单进行负向扣分。业务指标考核占比40%,对审限内结案率等核心指标按排名赋分,将个人绩效与审判团队核心质效指标绑定。坚持兴文化人,共筑发展愿景,推选优秀聘用制人员代表加入工会等群团组织,参与群团工作决策,让“法院即是家”的关怀常态化落地。深化情感联结与文化认同。

坚持系统化培训路径赋能增效,精准灌溉提升队伍能级。锤炼过硬作风,创新“新·知敏学周课堂”学习载体,明确将政治理论列为必学内容,增强政治素养,目前已开展周课堂学习28次。坚持精研业务,法官助理聚焦裁判文书写作、书记员聚焦听打录入等内容,通过“参学小讲堂”进行案例式教学,依托“新·知互学组”进行工作经验分享,并根据学习成果运用成效开展“三项金牌”评选活动。提升综合素能,吸纳聘用制人员加入“新法和声”合唱团、“新之曜”乐队等文化社团,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励干警以更加昂扬的状态为法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赵梓旬)


【责任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