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明之花绚丽绽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让文明之花绚丽绽放

2025-11-03 14:33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文明,乃社会肌体之血脉,民族精神之灯塔。欲使文明之花在时代沃土中绚丽绽放,须以系统思维谋篇布局,以平台为基,夯实文明生长之土壤;以队伍为干,支撑文明扎根之筋骨;以服务为光,催放文明绚烂之华彩。三者协同并进,方得文明之树根深叶茂、繁花似锦。

筑牢平台之基,为文明生长夯土培基。文明非凭空而生,需有承载其生长的坚实平台,此平台既含物理空间,亦涵数字场域。文化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实体空间,如文明之花赖以扎根的花盆,须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成为群众参与公共事务、涵养道德情操的“精神家园”。然而,仅靠物理空间尚显不足,数字时代更需构建线上文明平台。可借鉴“文明积分”“志愿打卡”等创新机制,将垃圾分类、邻里互助、志愿活动等行为量化激励,使文明行为可记录、可传播、可兑换,让虚拟空间成为文明实践的“数字沃土”。平台之要义,在于打破文明实践的时空壁垒,让每一位社会成员皆能便捷参与、持续受益,使文明之种在广泛参与的土壤中悄然萌发。

锻造队伍之干,让文明之根落地生根。平台虽坚,若无耕耘者,则文明之花终将凋零。队伍建设,正是文明落地生根的关键支撑。这支队伍须如文明之树的主干,既挺拔有力,又枝繁叶茂。首先,要建强专业骨干队伍,如村居干部、思政教师、文化能人等,他们是文明理念的“播种机”与“深耕者”,需通过系统化培训提升其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其次,更要激活广大志愿者这支“生力军”。通过精准对接需求与供给,让每位志愿者皆能在服务中找到价值感与归属感,从而将“要我参与”转化为“我要参与”。当专业力量与志愿力量协同发力,文明实践便如春风化雨,悄然融入百姓日常生活肌理之中。

优化服务之光,使文明之花绚丽绽放。文明之花的最终绽放,离不开服务之光的温暖照耀。服务是文明实践最生动的载体,是连接理论与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优质服务须如阳光雨露,精准滴灌文明之花。一方面,服务内容要“接地气”,紧扣群众急难愁盼。可将文明宣讲融入健康义诊、法律咨询、家电维修等便民服务之中,让群众在享受实惠中感悟文明温度。另一方面,服务方式要“有温度”,以情感共鸣唤醒文明自觉。例如,在基层治理中推行“群众代表议事会”,让群众在平等对话中化解矛盾、凝聚共识;在青少年教育中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以孩子纯真之心带动家庭文明提升。当服务真正成为群众表达诉求、实现价值、共建共享的通道,文明便不再是高悬的口号,而成为滋养心灵、照亮生活的璀璨花朵。

文明之花的绚丽绽放,非一日之功,亦非一人之力。唯有平台、队伍、服务三者有机融合、协同并进,方能使文明之花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中,根深叶茂,四季常开,馨香远溢,最终汇聚成民族复兴征程上最动人的精神图景。

文/赣州市石城县小松镇谢洋

【责任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