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吉州:欠薪网格化治理 打通护薪“最后一公里”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江西吉州:欠薪网格化治理 打通护薪“最后一公里”

2025-11-03 14:33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今年以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积极探索并深入推进欠薪网格化治理模式,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着力构建全方位的欠薪防治新格局,切实保障了农民工群体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集中宣传,普法意识入人心。今年,吉州区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集中宣传月”活动,各镇街积极响应,在人流密集区域摆摊设点,将一份份政策宣传单递到农民工手中;同时,在建筑工地、社区公告栏等醒目位置广泛张贴宣传标语,这些活动不仅普及了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知识,更引导农民工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理性维权,也从源头上警示用人单位自觉履行工资支付义务。

科技赋能,码上维权提效能。为提升欠薪治理效能,该区创新推出“欠薪维权二维码”,并通过各镇街、建设项目广泛宣传张贴宣传单、手机短信推送等方式进行推广。劳动者只需用手机扫码,即可快速进入投诉举报平台,清晰反映欠薪问题线索。此举大幅降低了维权门槛,畅通了诉求表达渠道,构建起“线上接单、线下速办”的闭环管理模式。截至目前,全区累计下发维权短信千余条,各镇街、园区累计张贴维权二维码百余份,通过二维码渠道受理处置欠薪投诉52件,数字化治理成效显著。

基层调解,源头化解显温情。充分发挥社区、镇街人社所等基层组织的“前哨”和“堡垒”作用,是欠薪网格化治理的重要基石。以长塘镇的成功案例为例:该镇人社所接到周先生关于被拖欠三日工资的投诉后,立即启动调解程序。工作人员迅速联系涉事施工单位,仔细核对考勤记录与工资支付情况,在厘清事实的基础上,耐心向负责人释法说理,阐明拖欠工资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与社会风险。经过反复沟通与协调,最终督促该公司在规定期限内全额支付了拖欠的工资,这起小额纠纷的快速、圆满解决,彰显了基层调解在化解矛盾、服务群众中“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作用。

协管队伍,精准帮扶促和谐。为进一步夯实治理力量,吉州区近期建立了覆盖全区的欠薪协管员制度。目前,该区各单位80余名协管员组成的专业队伍已全面投入工作,具体负责对口帮扶企业的欠薪隐患排查、信息报送、协调处置与政策宣传,切实做到欠薪问题“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该制度在实践中成效显著。近期某电子厂因经营不善,员工欠薪问题频发,该区迅速启动欠薪协管机制。相关欠薪协管员赴企业了解情况,次日组织涉事公司与劳务派遣公司在区讲法评理工作室进行调解。经协商,双方达成协议:该电子厂支付用工费用至劳务派遣公司,由劳务派遣公司负责付清被拖欠员工工资,纠纷得到圆满化解。

欠薪协管员制度的建立,有效延伸了治理触角,实现了对企业更精细化的服务与管理,将保障工资支付的防线进一步前移。

吉州区通过集中宣传、智慧维权、基层调解、协管员制度等多措并举,不断织密欠薪治理的“防护网”。未来,将继续深化和完善欠薪网格化治理体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坚决筑牢农民工工资支付的“保障墙”,让每一位劳动者的辛勤付出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文/图 罗沁哲 王文卓)


【责任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