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为桥聚共识 川交附小启幕省级校园长研修活动共探育人新路径
“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在秋意浸染校园的时节,美育成为连接优质教育资源、共研育人实践的核心纽带。近日,由四川省教育厅主办,成华区教师共享中心、成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协办的四川省2025年骨干校园长提升研修培训项目,携手成华区贺霓名校长工作室高品质开放活动,在四川交响乐团附属小学(简称“川交附小”)温情启幕。

当日,来自四川省各地的义务教育段骨干校园长齐聚一堂,跳出“美育即艺术展演”的传统认知,以“本土文化+全人培养”为方向,共同探寻义务教育阶段美育落地的实践路径,赴一场“处处有美、时时育人”的教育之约。

以美为桥
传递优质教育力量
此次活动的举办,旨在深入贯彻相关教育文件要求,打破区域教育壁垒,让优质美育资源惠及更多校园。贺霓名校长工作室与川交附小携手,以学校深耕美育十余年的实践经验为依托,通过“沉浸式校园参观+深度专题培训”的多元形式,助力在场骨干校园长提升统筹美育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能力。
活动同时引导校长们跳出“美育即艺术展演”的认知局限,深入理解“本土文化+全人培养”的美育新路径,学会将文化美育与学生成长相结合,使“美育浸润”从理念转化为可落地的校园实践,共同营造富有美感与温度的育人生态。

以行践美
共研美育实践路径
活动伊始,川交附小的“红领巾讲解员”热情洋溢地担任起美育故事的传递者。他们以稚嫩而清晰的声音,传达学校“美音润心,美伴终生”的愿景,带领来宾参观校园,展现美育融入日常的每一处细节。来宾们驻足交流、体验即兴演奏、触摸历史变迁,纷纷感叹这种浸润式环境让美育“看得见、摸得着”。
在音乐厅中,贺霓名校长工作室领衔人、川交附小党支部书记、校长贺霓以“让美回归生命,让教育成全人”为核心,回顾了学校从薄弱校到艺教优质校的蜕变历程,系统阐述了美育实践路径。她首先破除“美育即展演”的旧识,强调美育是融入教育全程的生态;并介绍了学校的顶层设计、以“身心一元、创新创造、尊重差异、和谐共生”为核心理念设计的“五育交响课程”体系;结合办学特色制定的教师发展标准,并以此为导向构建的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以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资源为基础,以创新为动力的美育教育管理理念以及美育资源整合模式。“学校始终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核心目标,无论是学生成长具体数据,还是学校特色品牌办学所取得的成果,这些学业与非学业指标的变化都印证了美育实现全人发展的价值。”
她指出“美是在潜移默化中浸润而成的”,引发校长们强烈共鸣,大家纷纷表示理清了美育落地的路径,重拾“以美育人”的初心。

交响育人
共绘美育新图景
此次活动,是川交附小美育成果的一次生动展示,更是贺霓名校长工作室发挥辐射引领作用的具体实践。它搭建了一个“看得见、学得来”的交流平台,让川交附小的美育理念、美育实践经验走向更多校园。
据了解,未来,川交附小将继续秉承“爱・交响・乐成长”的办学理念,在美育之路上深耕创新;也期待与更多教育同仁携手,让美育的种子在每一所校园生根发芽,共同奏响教育的“和美乐章”。(四川交响乐团附属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