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晋安法院司法助力琯尾及康山地块项目征迁工作稳步推进
为主动融入区域发展大局,服务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近日,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人民法院组织干警深入晋安区岳峰镇琯尾及康山地块项目征收一线,开展“法护安居·情暖征途”专项法律服务活动,通过前端介入、精准指导、多元调解,为这个涉迁总户数3693户的“重量级”旧改项目的征收工作注入司法动能。
向“前”延伸,搭建一线解忧“暖心桥”
活动现场,岳峰法庭干警首先在琯尾及康山地块项目征迁指挥部现场接受群众咨询。“法官,我这套房子是从我朋友那里买的,产权没过户能签订拆迁协议吗?”“我们家族人多,拆迁之后,安置房的产权要怎么分配?”“征迁以后,我们大约什么时候可以住进安置房?”面对群众的疑问,法院干警在认真倾听诉求后,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规定出发,结合地方具体的征迁补偿政策,耐心细致地梳理了其中的法律关系,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并提醒群众在签订拆迁补偿协议时需要注意的关键事项。
与此同时,法院干警还为征迁项目指挥部工作人员提供了“点单式”法律服务,针对工作人员提出的“部分商户因租赁合同未到期拒搬”的共性难题,深入分析了租赁合同解除、违约责任认定、装修损失补偿等法律适用要点,建议指挥部分类梳理情况,引导双方协商解决,或及时导入调解程序,避免矛盾升级。
向“联”发力,织密多元共治“解纷网”
随后,法院干警以近期化解的一起案例为引,与征迁项目指挥部工作人员和人民调解员召开了现场联席会,通报了房屋征迁领域易发多发的纠纷类型,并就补偿标准适用、安置房选房规则、历史遗留无证房产认定等疑难法律问题进行深入研讨。
此前,一户被征收人因家庭内部关于安置房归属产生分歧,迟迟不愿签约,人民调解员多次调解未果,遂向晋安法院岳峰法庭请求指导,法庭立即指派经验丰富的法官与人民调解员和征迁项目指挥部工作人员开展联合调解。在厘清法律关系的基础上,法官从亲情维系和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引导家庭成员拟定了一份集补偿款分割、安置房归属、未来赡养安排于一体的“一揽子”家庭协议,最终促成该户顺利签约。
征迁项目组负责人对此深有感触:“有了法院的专业支撑,我们调解底气更足了,方法也更多了,很多棘手的矛盾都能找到突破口。”“征迁工作关乎城市发展,更连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晋安法院坚持“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化解在小”的原则,在征迁领域积极构建“法庭指导+人民调解+行政协调”的多元联动解纷模式,”晋安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岳峰法庭庭长林国童表示,“我们将继续坚持‘如我在诉’的理念,用好‘现场服务+案例指导+司法建议’的组合拳,做到政策宣讲入心、矛盾化解到位、权益保障到底,让征迁工作既有速度更有温度。”
下一步,晋安法院将不断完善“府院联动”机制,跟踪群众和有关部门在征迁进程中的司法需求,以法治力量护航城市更新、增进民生福祉,助力这片承载着居民期待的老旧街区迈向更便捷、更宜居的崭新未来。(晋安法院 阮序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