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永不“下岗”的老兵:七旬党员夏侯命荣的幸福小区“晨间课”
清晨五点半,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崇贤乡幸福小区还在晨曦中沉睡,一个身着蓝色旧大衣、佝偻却坚定的身影,已经握着一把自制的大扫帚,在他那300平方米的“责任区”——小区步道旁,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扫帚划过地面的“沙沙”声,是这个清晨最宁静而动人的乐章。这位老人,就是夏侯命荣,一位74岁的退伍老兵,一位有着48年党龄的老党员。

“第二战场”,从保家卫国到美化家园。夏侯命荣曾在那队服役6年,并在火红的1977年光荣入党。“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从那时起就深深地烙在了他的心里。退伍后,他回乡务农,过着平凡的生活。尽管晚年因中风导致腿部神经坏死,行动不便,靠着退伍金、养老金和残疾人补助生活,但他内心那份党员的责任与军人的执着却从未褪色。今年五月,他看着步道旁日益积攒的落叶和杂草,心里总觉得“不舒服”。“我是一名党员,不能闲着,总得做点什么。”就是这样朴素的念头,让他拿起家里的扫帚,开启了他的义务清扫之路。这把扫帚,他一拿就是五个月,风雨无阻。
“特殊装备”与不变的初心。他的“装备”很特别,一双磨破了底的解放鞋,见证了他走过的每一步;一双布满老茧的手,诉说着辛勤与付出;为了扫地更高效,他还自费购买了一辆垃圾箱小推车。
他的工作不止于扫地。清理步道缝隙里顽强的杂草,刮除潮湿处的苔藓,让整个区域不仅干净,更显整洁。与他清扫的区域相比,周边的街道显得相形见绌,他的“责任田”里几乎只有新落的几片树叶。
感召邻里,无声的力量在传递。起初,邻居们很不解:“老叔,您腿脚不好,又有补助,在家享清福多好,何必受这个累?”他只是憨厚地笑笑,继续挥动他的扫帚。时间是最好的证明。日复一日的坚持,让人不解化为了敬佩。这位平易近人的老人,用行动无声地教育着每一个人。居民们开始自觉地不再乱扔垃圾。周边居民提起他,更是赞不绝口:“夏侯老叔是我们小区的‘宝’,他扫净的不仅是街道,更是大家的心。”
当人们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时,他总用那句最朴实的话回答:“我是一名老党员,就应该为人民服务。每天早上起来清扫垃圾和落叶,这只是做了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没有豪言壮语,却字字千钧。这简单的一句话,是他48年党龄的初心写照,是他6年军旅生涯“退伍不褪色”的本色彰显。
在幸福小区,夏侯命荣的清晨清扫,早已不是一项简单的劳动。它是一堂流动的党课,一次无声的宣誓,更是一种强大的精神感召。他佝偻的背影,是这片土地上最挺直的精神脊梁;他扫帚下的“沙沙”声,是这个时代最动人的奉献之歌。这位永不“下岗”的老兵,正在用最平凡的方式,继续守护着他所深爱的人民和土地。(文/图 钟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