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乡村振兴“三招”组合拳,绘就乡村发展新图景
当前,我国乡村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要想实现乡村振兴,需打好产业发展、人才引育、基建提升“三招”组合拳,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打好产业发展“特色招”,夯实乡村振兴根基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决定着乡村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发展乡村产业,不能盲目跟风,必须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一方面,要深度挖掘乡村的自然、文化、历史等资源,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比如陕西洛川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苹果产业,通过引进先进种植技术、加强品牌建设,让洛川苹果畅销全国,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另一方面,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业产业链。以乡村旅游为例,将农业生产与观光、体验、休闲等相结合,既能让游客感受田园风光,又能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如浙江莫干山的民宿产业,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吸引大量游客,同时带动了当地农产品销售、手工艺品制作等相关产业发展。
打好人才引育“关键招”,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是推动乡村发展的核心要素。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人才流失严重,“空心化”问题突出。要破解这一难题,需在引才、育才、留才上下功夫。
在引才方面,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如为返乡大学生提供创业补贴、场地支持等。在育才方面,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升他们的生产经营能力和综合素质,例如开展种植养殖技术培训、电商运营培训等。在留才方面,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乡村的生活品质,让人才在乡村“留得住、干得好”。像河南某村通过打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生活环境,吸引了一批大学生返乡创业,他们带来新的理念和技术,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打好基建提升“保障招”,筑牢乡村振兴支撑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直接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和发展水平。要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一方面,加强农村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比如修建农村公路,解决农产品运输难题;完善水利设施,保障农业灌溉用水。另一方面,推进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像广东一些乡村通过建设现代化的学校、卫生院,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和医疗服务,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产业发展、人才引育、基建提升这“三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打好这“三招”组合拳,才能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让乡村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家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文/黎川县社苹乡人民政府 叶璐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