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一线的“螺丝钉”,服务群众的“贴心人”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扎根一线的“螺丝钉”,服务群众的“贴心人”

2025-10-31 14:44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基层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阵地”。基层干部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末梢神经”,既是政策执行的“宣传员”“落实者”,也是群众诉求的“倾听者”“解决者”,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破解难题,是筑牢基层根基、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

基层干部是政策落地的“执行者”,需以“钉钉子精神”打通堵点。政策从“纸上”落到“地上”,离不开基层干部的精准对接与务实推进。无论是乡村振兴中的产业扶持、人居环境整治,还是社区治理中的民生保障、矛盾调解,每一项工作都需要基层干部“面对面”沟通、“手把手”落实。面对部分群众对政策的不理解,他们耐心讲解;遇到执行中的“中梗阻”,他们主动协调。比如,在医保政策推广中,基层干部上门为老人讲解报销流程;在乡村道路修建中,他们挨家挨户征求意见、化解征地矛盾。正是这份“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的担当,让政策红利真正惠及每一位群众。

基层干部是群众需求的“回应者”,需以“为民初心”解决难题。“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基层干部的工作重心,始终围绕群众的“急难愁盼”。从帮助村民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到为社区居民协调停车位;从照料村里的孤寡老人,到处理邻里间的琐碎纠纷,这些看似“小事”,却是群众心中的“大事”。许多基层干部把“办公室”搬到田间地头、社区广场,用“唠家常”的方式倾听诉求,用“接地气”的办法解决问题。他们的身影,出现在防汛抗旱的堤坝上,出现在疫情防控的卡点前,出现在帮扶困难群众的家中——这份“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

基层干部是基层发展的“推动者”,需以“创新思维”激活动能。面对基层发展的新挑战、新需求,基层干部不能墨守成规,更需主动求变、创新破局。在乡村,他们可能是引进特色产业的“带头人”,通过电商直播让土特产走出大山;在社区,他们可能是探索治理新模式的“先行者”,依托“网格治理”“志愿服务队”提升服务效率。比如,有的村干部带领村民发展乡村旅游,盘活闲置资源;有的社区干部搭建“线上议事厅”,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参与社区建设。正是这份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为基层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基层干部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坚守。他们是扎根一线的“螺丝钉”,牢牢钉在群众需要的地方;是服务群众的“贴心人”,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唯有关心基层干部、支持基层工作,让他们干事有平台、成长有空间、待遇有保障,才能更好激发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基层发展筑牢坚实根基。(文/黎川县潭溪乡人民政府 樊忆)

【责任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