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赋能:为乡村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多维赋能:为乡村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2025-10-31 14:44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乡村发展不是单点突破的“独角戏”,而是需要政策、产业、科技、文化等多维度协同发力的“大合唱”。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唯有精准找准赋能切入点,激活乡村内在活力,才能让乡村从“输血”式发展转向“造血”式振兴,走出一条可持续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政策赋能是乡村发展的“定盘星”,需筑牢“兜底保障”的根基。乡村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引导与支撑,好政策既能破解发展难题,也能激发内生动力。从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道路硬化、水利升级、网络覆盖,打通乡村与外界连接的“毛细血管”;到健全农业补贴、医疗保障、教育扶持等民生政策,解决农民“后顾之忧”;再到优化土地流转、金融信贷等制度,为乡村产业发展“松绑减负”,政策的每一次精准落地,都能为乡村发展注入信心与底气。但政策赋能不能“一刀切”,需立足不同乡村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制定差异化措施,让政策红利真正精准滴灌到乡村发展的“末梢神经”。

产业赋能是乡村发展的“强引擎”,需激活“特色突围”的潜力。“无产业不振兴”,乡村要发展,产业是核心支撑。过去,不少乡村因产业单一、同质化严重陷入发展困境,而如今,越来越多乡村通过挖掘特色资源实现“破局”:有的依托生态优势,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有的聚焦传统手艺,推动非遗技艺与现代设计结合,打造特色文创产品;有的借力现代农业技术,发展智慧农业、订单农业,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产业赋能的关键在于“特色”与“融合”,既要避免盲目跟风,找准自身核心竞争力;也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从“种得好”向“卖得好”“赚得多”转变,真正实现产业兴、农民富。

科技赋能是乡村发展的“加速器”,需打通“技术落地”的堵点。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科技正成为改变乡村面貌的重要力量。从无人机植保、智能温室大棚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到电商平台、直播带货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再到“互联网+政务服务”让村民办事“少跑腿、多省心”,科技赋能让乡村发展更具“智慧感”。但当前,部分乡村仍面临“技术用不上”“人才留不住”的问题:一方面,需加强农民数字技能培训,让技术从“纸上”落到“田间”;另一方面,要搭建科技与乡村的对接平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让科技真正成为乡村发展的“好帮手”。

乡村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政策、产业、科技、文化等多维度同向发力、久久为功。唯有持续深化赋能行动,激活乡村的每一个“细胞”,才能让乡村既有“颜值”又有“内涵”,既有“活力”又有“后劲”,真正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文/黎川县厚村乡人民政府 廖黎伟)

【责任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