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市总医院中医院院区:从手术室到正骨床,一名骨伤医生的中西医结合之路
在江西省瑞金市总医院中医院院区骨伤三科,主治医生刘件生的一天是手术刀与正骨手法交织的协奏曲。从清晨八点第一台粉碎性骨折手术,到深夜最后一台手术灯熄,他连续完成了5台手术和2例正骨。浸透汗水的手术服和发麻的双手,是他就诊高峰时的日常写照。
毫米间的精准,巧劲中的仁心。手术台上,刘件生追求的是毫米之间的精准;正骨床前,他运用的是刚柔并济的巧劲。他坚信,优秀的骨伤医生,眼睛既要会看X光片,也要懂“望闻问切”;双手既要握得住手术刀,也要使得出正骨力道。为此,他始终坚持中西医结合的诊疗路径。术前,为患者量身定制手术方案;术后,无论多晚都坚持查房,亲自查看手术切口,调整夹板,检查中药外敷情况。这份坚持让他错过了许多与家人的团聚时光,但他从不抱怨:“看到患者康复,所有的累都值得。”

通俗的语言,安心的良药。刘件生深知,骨伤患者承受的不仅是身体之痛,更有对手术的恐惧与康复的焦虑。“很多老人怕手术,光讲技术不行,得让他们听懂、放心。”他总能用通俗的语言,化作一颗颗“定心丸”。
一位80岁的股骨颈骨折老人,因害怕风险拒绝手术。刘件生连续三天利用午休时间到病房与老人聊天,用最通俗的话解释手术方案,中药和针灸如何助力康复,手把手教家属怎么帮老人按摩穴位。精诚所至,老人在第三天终于同意手术。术后第二天,老人便能独立行走,感激的家属随后送来了致谢锦旗。这份将心比心的沟通能力,让他赢得了“优秀医生”“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守正的根基,创新的翅膀。在刘件生看来,中医与西医并非互相排斥的选择题,而是需要融会贯通的应用题。他笃信“中医不落后,西医要跟上”,工作之余,他潜心研读中医经典,琢磨正骨八法的精髓;密切关注西医前沿,研读国内外骨科文献,致力于将先进诊疗理念与中医智慧相融合。
一位上下肢多处骨折的患者,便是最佳例证。他与团队反复研讨,精准施策:对需稳固承重的左腿,行髓内钉内固定术;对适合保守治疗的右臂,则施以正骨手法与小夹板固定。术后再为患者定制“中药内服+外敷+针灸理疗”的康复方案。经过两个月的治疗,患者腿部手术切口顺利愈合,重新站立行走,手臂也恢复如常。
从手术室到正骨床,刘件生既当“精准工匠”,也做“中医传人”,生动诠释了一名当代骨伤医生的责任与担当。在他身上,中西医结合并非一句口号,而是切实守护患者安康的最佳路径。(文/图 杨宇 钟谱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