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格尔木:“十四五”期间新增就业2.83万人
10月20日,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相关部门了解到,“十四五”以来,该市就业部门主动应对就业压力,以完善服务体系、转变工作思路为抓手,务实推进各项就业举措,全市新增就业2.83万人,完成率达96.82%,就业形势持续稳中有进,多项工作形成特色亮点。

枸杞采摘。图片来源于格尔木市融媒体中心
为破解零工就业难题,格尔木市率先建成海西州首家线下零工驿站,打造集“学习、歇脚、充电、饮水、取暖、纳凉”于一体的便民求职场所。驿站设5个服务区、14个服务窗口,提供“十免费、十保障”服务,集成求职登记、技能培训等“一条龙”服务,并依托招聘会与专项活动搭建供需对接平台。线上同步开设“格师傅”直播间,以“直播带岗”打破时空限制,同时推进数字化转型,构建“数智”零工驿站与“1+1+X”三级服务市场体系,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和“15分钟就业服务圈”。截至目前,驿站已登记服务用工单位2883家、零工647人,开展带岗直播480期,线上浏览量突破87.9万人次。
格尔木市主动对接温州市就业局,建立长效协作机制并挂牌驻温劳务协作工作站,通过系列就业创业帮扶活动搭建跨区域用工平台。期间,线上发布温州重点企业岗位7163个,首次“点对点”输送22名劳动力赴温就业;组织市职业技术学校36名毕业生赴温州企业开展为期5个月的“组团式”就业见习,填补本地高校毕业生跨省见习空白。此外,邀请温州技师学院师资来格授课,为50名城乡劳动力开展直播带货、平台营销等培训,切实提升劳动力创业能力。
除此之外,围绕地方特色产业,格尔木市重点培育“长江源村岗巴布‘指尖技艺’”和“海西枸杞采摘”两大劳务品牌,通过“品牌赋能+产业联动+技能提升”的模式,让特色产业成为带动城乡劳动力就业的“蓄水池”,推动就业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文/格尔木市委宣传部 蔡得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