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匠心得民心,基层工作犹如掌勺
近年来,现点现炒的江西小炒持续走红网络。这不免让人联想到老子“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智慧——基层工作犹如掌勺,贵在以匠心得民心的“锅气”。
取真材实料,用心倾听群众需求。古时官员“观风问俗”,须走遍乡野方能体察民情;今日干部若只满足于纸上谈兵的报表数据,便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拿不到真材实料,也做不出“美味佳肴”,又谈何赢得群众信任呢?同样,基层工作若脱离群众的真实需求,无论程序有多么规范多么标准,都难逃“形式主义”之嫌。“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唯有挽起裤腿走进田埂,坐在农家板凳上倾听民声,才能知民饥寒、懂民忧劳、解民困扰。这就需要摒弃浅尝辄止的走马观花,将办公室“搬”到农家院坝、大街小巷,进行“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细致调研。
用炉火纯青,量身定做专属“菜谱”。《晏子春秋》中强调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地域差异,而“一本通书读到老”的“懒政”做法则是基层工作的大忌。古时治理水患,大禹改堵为疏,正是因地制宜的典范;今日基层工作,面对因时因事而异的民情民意,更需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精准施策。遇到基层治理难题时,要如中医诊脉一般“望闻问切”、对症下药,根据问题本身的差异采取分类处理的策略,为每个服务对象量身定做专属“菜谱”,寻找最适合的“火候”,寻求“食客”们最满意的“烹调”之道。
以真诚入味,耐心赢得百姓信任。《大学》言:“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基层工作的“味道”,最终取决于投入其中的那颗“真心”。古人云“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基层工作更是如此,干部的一言一行,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任何形式的花拳绣腿,他们一瞧便知。唯有放下身段、拿出真诚,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开诚布公地把实事办到群众急需处,办到群众心坎上,才能如春风化雨般真正温暖民心、赢得信任。
制作基层工作这道菜,正如《菜根谭》中所说:“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它不需要花哨的包装、炫技的工序,需要的是真材实料的基底、恰到好处的火候,以及那份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当干部们都能秉持着那颗“原汁原味”的为民初心,脚踏实地“现炒现做”,定能烹出一道又一道让群众满意、得群众信任的好菜。(文/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党员电化教育中心 王亦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