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县兴莲乡:“枫桥经验”润乡土,寻乌模式解民忧
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兴莲乡为破解基层纠纷化解难题,深耕新时代“枫桥经验”,借鉴“寻乌模式”群众工作方法,构建“信访搭台、法治唱戏、多方联动”治理体系,推动矛盾纠纷在基层高效化解,筑牢平安建设根基,公众安全感、政法满意度持续提升。
建强联动阵地,实现“一站受理”聚合力。整合乡综治中心、信访办、司法所等阵地资源,打造乡村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及网格化管理平台,推行“网格排、线上收、干部访、窗口接”等多维开放手段服务。健全矛调中心“一站受理、分流交办、会商研判、联动化解、督办考评”总流程和机制,吸纳派出所、民政、村“两委”及乡贤调解员入驻,打破部门壁垒。通过网格化排查与信访窗口接访结合,每月开展矛盾纠纷“地毯式”摸排,今年以来累计收集土地流转、邻里纠纷等诉求56件,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有人对接”。

深化法治赋能,推动“信法维权”转观念。秉持“枫桥经验”“从重信访转向重信法”理念,组建“法律明白人+法律顾问”团队,开展“信访法治进乡村”活动12场。针对宅基地、劳资等高频纠纷,制作“案例+法条”宣传手册,用村民身边事讲清法律理。在调解中嵌入法治环节,对3起信访积案,通过“释法+协商”双重介入,引导当事人从“靠上访”转向“依法办”,推动信访与法治有序衔接。

健全闭环机制,确保“矛盾化解”见实效。参照“寻乌模式”群众工作法,建立“受理-研判-调处-回访”闭环流程。对受理纠纷分类建档,简单纠纷由网格调解员当场化解,复杂纠纷启动多部门联调,今年已成功调处疑难纠纷55起,化解率达98%。实行“调解+回访”巩固机制,对已化解纠纷开展15天跟踪回访,严防问题反弹,群众满意度稳步提升,切实将矛盾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

兴莲乡以“枫桥经验”为魂、“寻乌模式”为径,凭阵地、法治、闭环实现信访与法治融合,破解纠纷痛点、树牢“依法维权”共识,夯实基层治理根基。下一步,兴莲乡将持续优化联动机制,推动纠纷化解更高效、服务群众更精准,让信访法治融合的治理成果更好地惠及千家万户,为乡村振兴注入更持久的平安力量。(文/图 谢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