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康:推动共享电动车骑行降费,书写城市治理新答卷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江西南康:推动共享电动车骑行降费,书写城市治理新答卷

2025-10-21 10:07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近日,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城管局聚焦市民反映强烈的“共享电动车收费偏高”问题,以“换位体验找症结、多方协同破难题”的务实举措,推动共享电动车收费标准优化下调,不仅为市民出行减轻经济负担,更以“微举措”暖民心,为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民生动能。

一线调研破题,以“沉浸式体验”践行治理为民初心。城市治理的精度,源于对民生需求的深度感知。面对市民关于共享电动车收费的诉求,南康区城管局未止步于“书面调研”,而是创新开展“如我骑行”换位体验行动——组织工作人员以普通市民身份,深入中心城区街面,全程体验不同品牌共享电动车的骑行路径、收费节点与交通环境,用“亲身体验”替代“间接听诉”,用“数据说话”代替“经验判断”。调研过程中,区城管局精准捕捉到市民因南康中心城区“面积广、车流量多、区域跨度大”的城市空间特征导致骑行共享电动车收费较高的问题,单次骑行成本普遍高出周边县市区0.5-1元/次。这一“因城市特性导致的收费落差”,不仅是市民诉求的核心,更成为城管局推动政策优化的关键依据。

多方协同解题,以“共赢思维”构建治理协同格局。城市政策的落地,离不开多元主体的协同发力。在明确问题根源后,南康区城管局主动搭建“政府+企业”协同沟通平台,召集哈啰、南野、滴滴等共享电动车运营企业,召开多轮专题磋商会议,打破“政府单向管控”“企业被动执行”的传统模式,达成“民生导向、薄利多销、长期共赢”的治理共识。

会上,区城管局既向企业清晰传递“市民承受能力”“城市民生保障”的政策底线,也充分倾听企业关于“车辆运维成本”“电池更换投入”“市场运营风险”的现实诉求——通过测算中心城区日均骑行量、分析车辆损耗数据、预估降费后用户增长空间,帮助企业看到“薄利多销”的长远效益,消除“降费即亏损”的顾虑。最终达成的新收费标准,实现了“三方共赢”:工作日骑行费从10分钟/2元延长至20分钟/2元,节假日骑行费从10分钟/2.5元优化为15分钟/2元,时长费从5分钟/1元调整为10分钟/1元,新收费标准于10月17日起正式执行。这一方案既切实降低市民出行成本,也为企业留住用户、扩大市场份额创造条件,更彰显了政府部门“统筹协调、平衡各方”的治理智慧。

长效治理赋能,以“持续改进”探索城市治理新路径。城市治理永远在路上,民生服务没有“终点线”。共享电动车降费只是“人民城市人民建”的一次实践,南康区城管局将以此次“骑行降费”为起点,加快转变工作作风,构建“民生诉求响应-政策优化调整-长效监管保障”的闭环治理机制,一方面,通过“线上留言板+线下民情驿站”拓宽市民反馈渠道,建立“24小时诉求响应”制度,确保民生问题“及时听、快速办”。另一方面,针对共享电动车“停放混乱”“安全隐患”等潜在问题,联合运营企业推出“电子围栏精准停放”“每月安全检修”等措施,既保障市民出行便利,也维护城市公共秩序。

从“解决一个收费问题”到“构建一套治理体系”。下一步,南康区城管局将继续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最高标准,在城市管理的“细枝末节”中传递温度,在政策优化的“点点滴滴”中提升治理水平,为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写下更多民生答卷。(文/图 肖静)


【责任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