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声暖椿庭 银龄享芳华 湖州“琴韵颂椿”沙龙音乐会奏响敬老月温情序曲
10月12日,浙江湖州市南太湖新区太湖椿康养社区,悠扬的琴声穿透秋日暖阳,漫进洒满鲜花的活动大厅。台下,社区老年朋友或轻轻颔首跟着旋律打拍,或举起手机记录精彩瞬间,当熟悉的《茉莉花》旋律响起时,不少老人眼中泛起泪光,跟着轻声哼唱——这场由湖州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太湖椿康养社区、湖州市音乐家协会钢琴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琴韵颂椿,悦动芳华”银龄系列钢琴沙龙音乐会,用高品质的艺术演出,为银龄群体编织了一段满是温情与共鸣的美好时光,也让全国“敬老月”“弘扬孝亲敬老美德,共建老年友好社会”的主题,在悠扬旋律中落地生根、浸润人心。
作为全国“敬老月”期间提升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实践,这场音乐会从曲目设计到演出阵容,都紧扣“满足银龄群体精神需求”的核心。湖州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集结优质资源,组建起一支涵盖钢琴演奏博士、高校学子、中小学生的多元队伍,以“专业水准+童真活力”的双重表达,为老人们打造了一场沉浸式音乐盛宴。
开场时,钢琴演奏博士雷博文带来中国作曲家高平的《舞狂》,探戈的热烈节奏与爵士的灵动和声交织,指尖跃动间尽显专业功底,台下瞬间响起热烈掌声;爱山小学、月河小学两位少年演奏者接踵登场,《不停息的加洛普舞曲》的轻快、《春之歌》的诗意,让老人们在童真琴声里仿佛重回青春岁月,不少人脸上露出欣慰笑容。
“红色记忆”篇章更是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钢琴版《义勇军进行曲》,在保留原曲激昂基调的同时融入现代演奏技法,熟悉的旋律一响起,台下几位曾经历过峥嵘岁月的老人瞬间挺直脊背,眼中满是肃穆与追忆;随后,湖州师范学院学子合作演奏的《草原小姐妹》《歌唱二小放牛郎》,用细腻琴声重现英雄故事,红色基因在音符中传承,老人们听得格外专注,有些还悄悄抹了抹眼角——艺术的感染力,让跨越代际的情感在此刻紧密相连。
电影配乐与经典民歌环节则满是治愈与慰藉。《千与千寻》主题曲《永远同在》的梦幻旋律,让现场陷入静谧的美好;《幻想曲・九儿》以饱满情感展现生命张力,引得台下屏息聆听;音乐会尾声,任彦洁老师与雷博文老师合作的四手联弹《茉莉花》,将江南音乐的柔美演绎得淋漓尽致,学子们奏响的《我的祖国》则满含家国情怀,熟悉的旋律让老人们纷纷跟着哼唱,活动大厅里,琴声、歌声、掌声交织,汇成一片温暖的海洋。
为了让现场老年朋友更好地理解感受作品内涵,湖州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钢琴教研室主任冷畅贴心地在每个上演节目前做了生动有趣的作品导赏。“好久没这么投入地听一场音乐会了,每首曲子都说到了心坎里!”今年78岁的王奶奶听完演出后难掩激动,“尤其是《茉莉花》和《我的祖国》,都是我们这代人难忘的记忆,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老人们的真切反馈,正是这场音乐会成效的最佳注脚——它不仅为银龄群体带来了高品质的精神享受,更用艺术搭建起情感沟通的桥梁,让孝亲敬老的美德在沉浸式体验中自然传递。
“太湖椿是我们湖州CCRC可持续照料退休社区的标杆实践点,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专业艺术服务为新型社区康养模式注入新的能量。”湖州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钢琴教研室主任、湖州市音乐家协会钢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冷畅表示,学院始终致力于音乐文化普及与为老服务的深度融合,此次音乐会是“专业艺术+敬老服务”模式的生动尝试。
据悉,后续,该学院还将以全国“敬老月”为契机,整合“太湖椿养老社区‘音乐+康养’内涵建设研究”“健康老龄化视域下湖州市老年群体钢琴学习的健康促进效应与推广路径研究”等项目资源,推出老年音乐赏析课、艺术交流展等更多活动,持续为银龄群体输送优质精神文化养分,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注入文化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