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志愿服务行动, 助力帮教对象融入社会
为推动双流区安置帮教对象更好地回归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为城市文明建设与社区治理注入新活力,2025年 9月,在中共成都市委社会工作部指导下,由双流区社会工作部主办,双流区司法局与成都市双流区棠湖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承办的“破茧・新程”安置帮教牵引项目,集中开展了 4场文明宣传志愿服务行动,结合 8月启动的首场活动,形成覆盖社区环境整治、法律知识普及、红色文化传承等多主题的系列服务,累计吸引百余位安置帮教对象参与,覆盖居民超 150人次,搭建起“帮教对象 -居民 -社区”良性互动的桥梁。
九月开篇:社区清整暖人心,协作共筑和谐家园
9月 5日上午,系列行动第二场在双流区香榭园邻二期拉开帷幕。项目组联合永乐社区,组建 40人志愿服务队伍(含安置帮教对象与社区居民志愿者),聚焦社区公共绿化带、垃圾死角等重点区域开展卫生清理。活动前,社工与社区工作人员充分沟通,明确清理范围,并对参与者进行动员,消除帮教对象思想顾虑;行动中,帮教对象与居民志愿者分工协作,手持扫帚、垃圾夹等工具细致清扫,不怕脏累,居民志愿者则主动分享院落情况、指导工具使用,双方在劳动中打破隔阂、增进信任。经过一上午努力,社区环境焕然一新,不仅改善了居民居住条件,更让帮教对象在协作中感受到社区温暖,初步建立社会归属感。
9月 11日,活动落地双流区花园社区,以“强化邻里协作、助力社区共治”为主题,创新采用“1+1”结对模式,将帮教对象与居民志愿者分组,同步开展街区卫生清理与安全排查。在卫生清理环节,3条街区的垃圾死角被彻底清除;安全排查阶段,参与者在社区消防专员与电工指导下,逐一检查消防栓水压、阀门状态及电表线路安全,及时上报隐患。活动中,帮教对象展现出的责任感与积极性获居民点赞,“他们认真负责的样子,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回归社会的决心”,一位社区居民表示。
普法与传承并行:多元主题赋能,拓宽融入路径
随着系列行动推进,项目组结合社会需求与帮教对象成长痛点,不断丰富服务主题。9月 17日,活动聚焦“反家暴法律知识普及”,在双流区怡心街道开展。社工以“守护家庭和谐”为核心,向参与者介绍活动背景与目标,随后将帮教对象与居民志愿者划分为 4个小组,发放反家暴宣传单与志愿服务袖章。宣传过程中,帮教对象从初期拘谨逐渐转变为主动讲解,结合传单内容向过往居民、沿街商户普及“12338维权热线”“家暴非家务事”等核心知识,居民志愿者全程协助,双方配合愈发默契。此次活动共发放宣传单 200张,覆盖居民 300余人,既提升了社区反家暴认知度,更让帮教对象在普法服务中增强表达能力与社会责任感。
9月 26日,系列行动第五场则以“传承红色精神、关怀先锋模范”为主题,在双流区怡心街道温情开展。活动特别邀请帮教对象及其部分家庭成员参与,分为“红色文化学习”“红色主题 T恤制作”“上门慰问老党员”三个阶段。社工以“红色小提问”破冰后,通过案例讲解“井冈山精神”“抗疫精神”,引导参与者思考“如何向老党员学习”,分组讨论中,帮教对象踊跃发言:“老党员的坚持让我明白,平凡人也能为社会做贡献”;T恤制作环节,20件承载红色情怀的作品陆续完成;上门慰问时,帮教对象双手将 T恤递送给老党员,倾听他们的入党经历与生活感悟。这场融合红色教育与公益实践的活动,不仅为老党员送去温暖,更让帮教对象在红色文化浸润中补足思想“养分”,坚定回归社会的信心。
系列行动显成效,多方协作共促成长
纵观 9月系列志愿服务行动,项目组始终以“精准服务、多方联动”为原则:一方面,联动双流区永乐社区、花园社区、怡心街道等基层力量,整合场地、专业指导等资源,确保活动落地见效;另一方面,通过“培训 +实践 +反馈”的流程设计,在活动前开展针对性培训(如文明宣传技巧、安全排查规范),活动中注重社工引导与同伴支持,活动后收集反馈优化服务。从社区清整到法律宣传,从红色传承到安全共治,多样化的服务场景让帮教对象逐步突破自我,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价值认同——不少帮教对象表示,“居民的认可让我觉得自己能为社会做事了”,部分居民也主动提出希望未来继续参与此类联合活动。
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系列志愿服务行动是“破茧・新程”项目的重要实践,下一步,项目组将总结经验,常态化开展红色主题、社区治理类服务,联动更多社会力量,持续完善“帮教对象 +居民”联动模式,助力更多安置帮教对象“破茧重生”,开启人生新征程,为建设和谐、包容的社会贡献社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