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收藏 赏漆艺“圕圕围茶派”开展漆画主题阅读推广活动

9月27日,2025年度厦门市文艺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圕圕围茶派”闽南文化阅读推广项目新一期主题活动在莲福美术馆成功举办。活动以“漆韵鉴藏生活艺境——漆画的鉴赏、收藏与生活美学”为主题,邀请了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汤志义,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术委员会委员、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漆艺系主任苏国伟,一级美术师、厦门市美术馆原副馆长陈鑫等三人,围绕漆画的审美与传承、收藏方法与市场价值、漆画的生活美学展开深度对话。






活动由福州大学中国漆画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叶细致主持。本期活动吸引厦门市民读者41人次参与。

汤志义旁征博引,以跨湖桥遗址出土的八千年漆弓为起点,追溯至近代吴埜山的《孙中山像》擂金漆画,勾勒出漆画从器物装饰到独立艺术的演进轨迹。汤志义指出,融合了髹涂、镶嵌、研磨等传统工艺形成的“大漆语言”是漆画艺术的独特魅力。这一魅力既是材质与工艺的深度结合,更是东方哲思的视觉呈现,具有神秘、深邃、温润的独特美感。他认为,大众欣赏漆画时应从材质肌理、工艺层次和整体气韵入手,体会漆画作品中蕴含的东方精神。
苏国伟就“漆画如何从艺术殿堂走向日常生活”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指出,尽管漆画在公共艺术领域已取得成就——如进入人民大会堂、党史馆等重要场所,证明了其艺术价值,但在进入普通家庭方面仍面临认知度不足、创作周期长、成本较高等挑战。他认为,漆画具有风格适配性强、材质美感高级、物理耐久性好和精神内涵丰富等独特优势,可以适配不同家装风格,完全具备融入家居空间的潜力。他相信,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漆画不仅能点亮国家殿堂,更将深入千家万户,成为点缀生活、涵养美育的重要载体。
陈鑫分析了漆画艺术从国家殿堂到民间收藏的重要变迁。他认为漆画兼具艺术、材质与文化的三重价值:作为独立画种的漆画融合了东方美学与当代语言;大漆材质历久弥新具备传世条件;作为可触摸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传统造物智慧与生活方式。他向现场的漆画爱好者和收藏家提出了建议:资深藏家应关注名家代表作,普通爱好者从中青年艺术家作品入手,初学者入门可先接触画册衍生品。他强调,收藏漆画不仅是艺术投资,更是参与文化传承的过程。




“圕圕围茶派”闽南文化阅读推广项目是厦门市图书馆与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共同打造的阅读推广品牌,该项目以闽南文学艺术鉴赏为主题,结合“围炉煮茶”等年轻人喜爱的休闲方式,带领读者沉浸式体验闽南文化的魅力。此外还特别设置了艺术导览环节,现场读者来宾在苏国伟教授的带领下,参观了“漆园雅集——当代漆画艺术家群展”展览陈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