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沱川:党建赋能农村“微网格”,拓宽基层善治新路径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婺源县沱川乡坚持党建引领,聚焦构建“一张网格托底、一个平台调度、一套体系保障”高效治理格局,致力把基层党建“软实力”转化为乡村治理“硬支撑”。
网格化管理“无死角”,延伸治理触角“最后一米”。结合写生产业聚集特点,沱川乡党委按照“户籍地+常住地”双重标准,将全乡划分为22个网格,特别增设理坑景区与写生基地专属网格,确保网格边界清、规模适、管得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幸福来串门”干部包户明细表》,45名机关干部、21名村社干部与87名网格员携手,包联1564户群众,以“走访常态化、服务差异化”践行“连心走访、贴心办事、暖心解难”承诺。党群干群协同如齿轮咬合,形成了“1+1+1>3”的合力,实现了“门有人认、事有人管、情有人暖”。
数字化赋能“无偏差”,激活快速响应“神经末梢”。坚持为民服务“快、准、强”,探索“一户一档、档随户走”基层治理成功秘诀。实践过程中,包联干部为每户建立专属档案,从家庭基本信息到历史诉求、解决记录、政策清单,全要素纳入“纸质档案+电子台账”双轨管理。面对群众走访中收集的矛盾与诉求,建立“即时梳理—分类汇总—分级处置—跟踪反馈”闭环机制,工作专班快速响应、精准分流,确保“农户有呼、档案有据、干部有应”。截至目前,全乡1500余户走访换来258条诉求、51件纠纷的妥善解决,“事事有回音”的实效,化作了群众脸上越来越浓的笑意。
亲情式服务“无空白”,共建党群同心“美好家园”。以“亮身份、践承诺、办实事”为指引,打造亲情式服务。党员志愿者活跃在网格治理、古建巡护、游客服务、环境整治一线,共建“美好家园”。如每月“双拾”活动中,党员志愿者带着乡村干部、网格员与热心群众,在村巷院落捡拾垃圾,向游客讲清“环境共护”,向写生学生说透“污水集收”,向村民解读“便民政策”,让志愿服务像毛细血管般渗透到治理末梢。值得一提的是,群众在党员带动下化身“兼职网格员”,100余次信息采集、情况上报,绘就了“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上、党群一条心”的生动画卷,为乡村治理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 (文 吴雅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