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珲高铁十年钢轨载梦行 振兴绘新篇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长珲高铁十年钢轨载梦行 振兴绘新篇

2025-09-28 09:00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2015年9月20日,全长471公里的长春至珲春高速铁路正式通车;十年后的今天,这条被誉为“东北最美高铁”的线路,已累计发送旅客2.3亿人次,从“缩短时空距离”到“激活发展动能”,从“便利群众出行”到“串联文旅美景”,它用飞驰的轨迹,书写了东北东部振兴发展的动人篇章。

时空“破壁”,点燃边境发展新火。曾经,长春到珲春需耗时十几个小时;如今,最快不到3小时的车程,让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顺利融入“长春2小时高铁圈”“吉林1小时高铁圈”。时空的压缩,为边境城市带来了新机遇——珲春作为中、朝、俄三国陆路相连、五国水路相通的节点城市,借高铁之势打通发展脉络;汪清黑木耳、安图蓝莓等特产通过高铁快运走向全国,跨境电商、进出口加工产业加速崛起,“慢边境”变成了“快经济”的活力高地。

服务“暖心”,织就便民出行网络。十年间,长珲高铁不断优化服务,打造“公交化”出行体验:每天开行动车组列车80对,最小行车间隔仅5分钟,让沿线居民往来如“同城通勤”;2023年推出的旅游“计次票”,方便旅客畅游长春、延吉、珲春等地;沿线车站打造“一站一品牌、一车一文化”特色服务,民俗体验、非遗展示、多语言导览让出行更有温度。数据见证成效:线路日均发送旅客6.2万人次,今年暑运更是发送616.6万人次,同比增长3.2%,便民初心在细节中落地生根。

美景“串联”,打造文旅融合样板。作为“东北最美高铁”,长珲高铁穿行于松花湖、拉法山、红叶谷等国家自然保护区,四季皆景。吉林站对接松花湖、蛟河西站紧邻红叶谷、珲春站直达防川风景区……“一站一景”的布局,让高铁成为“移动观景台”。今年1至8月,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接待国内游客4727.2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23.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9%和36.21%,高铁让“坐着火车游东北”成为新风尚,推动文旅融合迈向新高度。

十年风雨,长珲高铁不仅改变了沿线居民的生活方式,更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助推器”。未来,这条钢铁大动脉将继续驰骋在白山黑水间,以速度与温度,为东北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能,绘就更美的振兴画卷。(曹源)

 

【责任编辑:刘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