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都县领导的思政课在宁都四中引发热烈反响
9月24日,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委书记傅小新深入宁都四中,以《坚定理想信念不负青春韶华争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新时代好青年》为题,为宁都四中师生代表讲授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发了热烈反响。四中师生聆听了书记的思政课后,大家热血沸腾,踊跃畅谈感悟。
青年学生肖梦琦:傅小新书记的思政课如春风化雨,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宁都这片红色热土所承载的厚重历史。我们仿佛看到了宁都起义中闪耀的信仰火炬,听到了少共国际师少年英雄们铿锵的青春誓言,也体悟了那碗“无盐汤”里蕴含的艰苦朴素、军民同心的客家人风骨。作为生长在这片英雄土地上的儿女,我们自当铭记光辉历史、珍惜幸福当下,从革命精神中汲取力量,筑牢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勇担时代重任,不负韶华、不负家乡、不负伟大时代!
青年学生陈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它早已深植于宁都历史的脉络里,熔铸于宁都人的血脉中,代代赓续,生生不息。今日宁都,脐橙园里结出金色希望,纺织车间跃动产业新声,城乡面貌日新月异,阡陌交通串联起宜居家园。百姓生活幸福安宁,这正是革命先辈以热血浇灌出的甜美果实,来之不易,更当珍惜!作为新时代青年学子,我们更应从这份沧桑巨变中汲取力量,以坚定信念滋养成长之路,以舍我其谁的担当,为书写宁都更加璀璨的新篇章贡献磅礴青春力量!
青年学生曾良平:傅小新书记的思政课以家乡的奋斗实践为鲜活教材,深刻擘画了宁都发展的壮阔蓝图,并将个人成长与家乡未来紧密相连,令我备受鼓舞、信念弥坚。课堂上对高标准稻田农旅融合、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发展和翠微峰文旅融合提质等现代化实践的生动阐释;对城乡风貌更新、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和民生事业扎实推进的深情讲述,让我深切体会到家乡一年来在产业、城乡、生活方面的“破茧”之变。这不仅让我读懂了一片热土的奋进历程,更激发出内心深处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作为新时代青年,我定将以此为奋进指引,在躬身实践中锤炼真本领,以扎实学识与实干精神积极回应时代召唤,为家乡铺展更加璀璨的明天贡献青春力量!
青年学生杨帆:这堂思政课犹如一座精神灯塔,照亮了我们青年一代的奋进征途,令我深受震撼、信念如磐。傅小新书记对新时代青年提出的五点希望——要坚定理想信念、要始终爱国爱家、要坚持自立自强、要勤学苦练本领、要培养良好品德,让我真切体悟到个人理想必须与家乡发展同向发力、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展望未来,我定将在课堂上汲取的信念之力转化为铿锵步履,铸牢信仰根基、涤荡浮躁之气,在潜心钻研中夯实学识,在火热实践中淬炼真金,以日积月累的沉淀磨砺坚韧意志,以奋发有为的姿态勇担时代重任,誓为家乡振兴注入青春动能,以挺膺担当书写无悔人生!
思政教师欧小芳:傅小新书记的思政课,让我深刻体悟到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核心力量,进一步坚定了我的育人初心与使命。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定将理论优势转化为育人实效,激活思政“小课堂”,链接社会“大课堂”,在启智润心中培养学生关键思维和坚韧品格,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在价值引领中激励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我必全力以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不懈努力!
思政教师曾亚萍:傅小新书记的这堂课是一次生动的示范标杆,令我深受触动,获益匪浅。它让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在当前日益激烈的贸易冲突、持续升温的地缘政治博弈,以及台海、南海等事关国家核心利益的重大挑战下,一堂真正具有引领力的思政课,必须兼具思想的穿透力与时代的关切度,既要传递坚定的立场信念,也要焕发深厚的情感温度。未来,我将把今天的所学所思转化为扎实的教学实践,在思政教学中更加注重立足国情世情,帮助他们在风云变幻的国际格局中站稳立场、明辨方向,真正做到在真学真信中筑牢信仰之基,切实履行好学生成长“引路人”的神圣职责。
党员教师黄志平:聆听了小新书记的思政课,作为一名党员思政教师,我深受鼓舞与启发。课程中对革命精神的深情诠释、对为民担当的深刻阐述,使我对“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有了更加具体而坚定的理解。作为一名党员思政教师,我将始终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以赤诚之心为党育人,以责任担当为国育才。同时,我将主动以宁都红色历史为基底,以经济发展为现实支点,将思政课堂转化为育人实践平台,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不懈奋斗。
党员教师许敬云: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聆听傅小新书记的思政课后,我倍感振奋。我深刻认识到,党员教师在思政育人工作中,要做信念坚定的传承者、行动自觉的示范者。我将积极把宁都深厚的红色底蕴、强劲的发展脉搏有机融入课堂教学,让理论阐释的深度与本土实践的鲜活相互赋能,引导学生在求知探索中筑牢信仰根基。并以更高标准淬炼坚强党性、以更实举措锤炼过硬师能,以自身的躬行实践感召学生永怀赤诚之心,磨砺扎实本领,共创美好未来。
青年教师汪鹏:傅小新书记的思政课高瞻远瞩、鞭辟入里,将宏阔理论、本县实践与青年成长有机贯通,特别是结合宁都起义的壮烈史诗、少共国际师的青春誓言等本土红色资源,深刻展现了思想的穿透力与历史的厚重感,令我深受教育和鼓舞。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我将把课堂所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思政教学中生动讲好宁都起义追求光明、听党指挥的坚定信念,深情讲述少共国际师少年壮志、忠诚报国的热血担当,让红色记忆跨越时空与当代青年对话,引导学生在回望历史中筑牢信仰根基,在致敬先辈中汲取奋进力量,激励他们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革命的青春华章!
青年教师谢梦婷:聆听了傅小新书记的专题授课,我深受启迪。我深刻认识到,理想信念与革命精神绝非静止的过往,而是滋养我们成长、引领我们前行的源头活水。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理应主动深入学习、真切体悟,从中汲取坚定的理想信念、厚重的道德滋养和昂扬的奋斗激情,自觉将个人抱负融入家乡建设与国家发展的宏伟征程,让璀璨的革命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宁都篇章贡献青春的智慧与力量。
校务委员杨强:聆听了小新书记的思政课,我深受鼓舞,更感使命在肩。我们将坚定不移走特色化办学道路,围绕“红色艺体教育高地”的定位,深入挖掘赣南苏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推动红色基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艺术创作与社团活动中,让学生在旋律中感悟信仰力量,在歌声里传承革命精神,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努力培养德艺双馨、红心向党的新时代艺术人才,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音乐教育的智慧与力量。
副校长王春红:傅小新书记的思政课为我校艺体工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围绕“红色艺体教育高地”建设,在铸魂育人方面,我们将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开发特色课程与活动,将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的苏区精神融入体育教学,不断增强学生体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在体育竞技方面,我们将坚持科学训练、以赛促练,着力培养专业能力与家国情怀兼具的体育尖兵,在更高赛事中展现四中风采,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坚实的体育教育力量!
副校长彭日峰:聆听了小新书记的思政课,我深受鼓舞,更感责任重大。围绕“红色艺体教育高地”目标,作为美育工作者,我将积极探索:一是编撰《红色苏区美术》画册,引导学生在历史感悟中坚定理想信念;二是推动建设“罗牧美术馆”,以开放姿态汇聚资源、拓宽师生艺术视野;三是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传承匠心精神,培育德艺双馨的时代新人。
党总支副书记、校长曾寅:傅小新书记的思政课,既是一堂高屋建瓴的理论辅导课,更是一次凝心聚力的实践动员令。整堂课以“铭记历史、把握现在、勇担使命”为主线,从宁都厚重的红色历史中,我们深刻领悟了“听党话”的信仰密码;在宁都振兴发展的生动实践中,我们真切感受到“感党恩”的家国情怀;在民族复兴的时代召唤中,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跟党走”的奋斗方向。
傅小新书记为宁都四中发展擘画的“坚定不移走特色化办学路径,打造全市知名的红色艺体教育高地”的宏伟蓝图,精准切中我校的办学基础与发展关键,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特别是书记强调要“注重体育、美育与德育、智育的有机融合”,这要求我们必须打破传统育人壁垒,推动艺体教育与思想教育、文化教学深度融合,实现以体强魄、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真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使命在肩,责任如山。全体四中人将以此为新的起点,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深化办学改革: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系统构建“红色艺体”育人体系。将书记的指示精神和目标要求全面融入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优化办学理念,完善实施路径,使其成为引领学校特色发展的行动纲领。
二是深化课程改革,创新构建“五育融合”课程体系。在夯实文化基础、强化艺体专业的同时,重点开发红色基因融合课程,拓展实践育人载体,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
三是优化育人生态,积极营造“红色浸润”校园文化。进一步优化校园环境,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广泛链接校外资源,形成协同育人合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坚定理想信念、涵养家国情怀。我们将以实干诠释担当,用实绩回报期望,奋力推进红色艺体教育高地建设,为文化教育名县建设贡献四中力量!(文/金文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