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彩绘楠溪乡愁,用画笔传乡土深情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以水彩绘楠溪乡愁,用画笔传乡土深情

2025-09-12 14:40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近期,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水彩画研究会会长李小江出版的个人水彩画册,其数十年深耕水彩领域,以家乡楠溪江为灵感源泉,创作出众多饱含乡土情怀与艺术张力的作品,引发美术界关注。

李小江是永嘉县绿嶂人,原任永嘉县教育工会专职副主席、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水彩画家协会会员等多项职务。他与绘画的缘分始于童年,从平阳师范学校起步,到温州大学美术学院学习,再到中国美术学院进修深造,即便后来走上美术教育与教育管理岗位,对绘画的热爱与坚守从未停歇。1999年,他便成为永嘉县首位全国美展入选者,为其艺术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笔者与李小江相识源于月前沙头镇豫章村张亚冬书画展上,他身材中等、体态匀称,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感觉。尤为引人注目的双眼,深邃而明亮。闪烁着智慧与灵感的光芒,让人一见难忘。周末,笔者驱车前往李小江三江水彩工作室,一股浓郁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墙壁上挂满了琳琅满目的画作,清新雅致的水彩画,在这里交织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让人不禁驻足欣赏,沉醉其中。

李小江的水彩创作大致分为直接写生、借助资料创作与想象虚构三类,其中写生作品占比颇高。无论是哪类作品,都能激发观者共鸣。他笔下以繁叶树为主体的作品,虽含制作性却似一气呵成,巧妙运用半枯笔让抽象色块成形,尽显笔墨情趣;其“黑树”系列更是独具特色,并非简单用黑色浓淡描绘,而是将其他色彩与黑色以特殊手法混合,借鉴中国画积墨法,干湿笔混搭自如,黑而不僵,展现出深厚的造型功底与审美高度。此外,他的作品色彩单纯朴素却不乏味,运笔吸取书法飞白法,留白巧妙,营造出画中有物的空灵感。

在李小江心中,故乡楠溪江是创作的永恒源泉。“吾乡吾土在我心,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家乡的楠溪江永远流淌在我的血液里。”他认为楠溪江的秀丽山水、淳朴民风与深厚耕读文化,与水彩画的艺术特质高度契合。其作品多以乡村风光为主题,融会中国水墨文化要素与油画构成技巧,用简单厚重的色彩、恰到好处的留白,将楠溪江特色与乡愁无痕结合。如作品《坚守》,以一排挺拔松树为题材,用墨厚重、色调沉郁,既体现出松树的刚毅,也暗含他对人生的思考——“我们这个年龄,应当如同松树一样刚毅、坚守,才有希望”。该作品还于2015年6月入选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暨长征胜利80周年浙江省美术写生创作作品展。

李小江认为,艺术并非单纯写实,“诗情画意”才是作品的灵魂。他多年来潜心学习东西方艺术大师的创作理念,不断锤炼自身技艺,用画笔捕捉楠溪江的神韵,传递对家乡的深情。在他的画中,楠溪江的小桥流水、古村风貌、油菜花田,乃至父老乡亲的生活场景,都成为生动的艺术形象,让观者仿佛能触摸到楠溪江的诗意与温度。

如今,李小江仍在艺术之路上不断探索,希望将对岁月的感悟与大自然的生命力相结合,创作出更多艺术精品。同时,他也期待更多人能通过绘画参与乡土文化传承,共同感受楠溪江深处的生活之美,让这份饱含乡愁的艺术力量持续传递。(李振存)


【责任编辑:成慧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