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三色”,让医德医风建设为健康中国护航
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广大医务工作者应当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成为一支信念坚定、道德高尚、专业突出、群众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医护队伍,为提高群众满意度打下坚实基础。
以“仁心济患”为先,擦亮医者“底色”。医德,是中医的灵魂;仁心,是行医的根本。对患者而言,良好的医德医风能缓解身心痛苦,增强治疗信任;对医务工作者,它是职业生涯的基石,能激发职业使命感,促进个人发展。于医疗机构,医德医风是品牌建设的关键,能提升声誉、吸引人才;在社会层面,良好的医德医风有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减少矛盾冲突,医生的道德风范还能树立榜样,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保障群众健康、推动医疗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医务人员唯有以德铸魂、以技立身,才能在医学技术狂飙突进的新时代,守住医乃仁术的本真,引导整个医疗行业弘扬新风正气,以优良行风带民风、促社风,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强大道德力量。
以“便利惠民”为本,提升医者“本色”。医德医风是医疗行业的核心价值准则,贯穿医疗服务全过程,而医院是个庞大的运行体系,常常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一项便民惠民服务举措的推出,都需要若干部门、条块的联动支持,因此每个环节、每个流程都需要“谋定而后动”。要将“以病人为中心”贯穿于医疗服务各环节,融入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整体谋划中,提升医疗服务的舒适化、智慧化、数字化水平,聚焦群众就医“堵点”,推出系列便民举措,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打破部门壁垒,一次挂号三日有效减少重复排队,就医免费停车缓解出行焦虑,慢性病长期处方减轻用药负担,周末疫苗接种、延时医疗服务兼顾上班族需求……通过流程再造与服务升级,让医疗人员多跑路,患者看病少跑腿、不跑腿,使就医过程更高效、环境更温馨、体验更舒适。
以“制度保障”为盾,彰显医者“成色”。医德医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顶层设计的制度保障,也需要一线管理的创新实践。医院党组织要将医德医风建设、行风建设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建立党委主导、院长负责、党务行政工作机构齐抓共管的医德医风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医德医风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医德医风建设责任分工,建立健全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医务人员的职业行为,加强对医疗服务过程的监督管理。要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管药、管钱,通过建立健全一系列管理机制,切实筑牢医疗安全与廉洁服务的“防火墙”。要积极推进“清廉医院”建设,通过警示教育、健全制度、落实责任、严肃问责等一系列措施,坚决防范和惩治不正之风,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医疗环境。优质服务的背后,是严格制度的支撑。(江西鹰潭市中医院:桂志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