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学子赴江一真陈列馆寻访先贤足迹
7月31日下午,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红脉连城·真心护农”暑期社会实践队赴龙岩连城县江一真陈列馆开展红色研学活动,通过实地探医学先驱与农业教育奠基人江一真的生平事迹,青年学子在沉浸式学习中感悟“红医精神‘与’大地情怀”的时代价值,赓续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
(图为讲解员介绍江一真事迹,沈楚怡供图)
踏入江一真同志简朴的故居,时光仿佛凝固。旧木床、磨亮的桌椅、洗白的布衣……每一件陈设都低语着往昔。实践队员傅钧豪指尖轻触带着岁月印记的木纹,动容道:“看着这些,仿佛看到江老在艰苦岁月里心系百姓、忘我工作的身影。‘艰苦朴素、矢志为民’,不再是口号,而是眼前这无声的震撼。”故居的每一寸空间,都如重锤敲击着队员们的心,让“一心为民”的赤诚初心变得无比真切。
(图为讲解员介绍江一真事迹,沈楚怡供图)
陈列馆内,时光在泛黄的文件和朴素的医疗用具间静静流淌。队员们在一份份珍贵的史料前驻足良久,特别是江一真在福建农学院任职时期的办学文件、手稿和照片。透过那些力透纸背的批示和饱含深情的论述,大家仿佛看到了他奔走于田间地头、躬耕于教育园地的身影。“为农业现代化培养人才就是为农民谋幸福”——这句铿锵誓言,在详实的史料印证下,变得无比鲜活。队员们深刻体会到,这位新中国农业高等教育的开拓者,如何将他“红医精神”中救死扶伤的仁心,与“大地情怀”中振兴农业的使命完美交融,以医学的严谨求实态度,开创了科技兴农的实践道路。
最令动科学子们感到震撼和亲切的,是展馆中关于江一真老校长对畜牧兽医事业前瞻性思考的珍贵资料。在那个物质匮乏、技术落后的年代,他已敏锐地意识到畜牧业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性以及科技在其中的关键作用。实践队员、24级动物科学专业马瀚波同学深受触动,动情地说:“江老那份心系三农、科技兴牧的担当和远见卓识,跨越时空依然灼灼生辉。他真正做到了‘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为我们今天扎根实验室、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最生动的榜样和最强大的精神动力!”通过沉浸式的研读,江一真推动农林事业发展的赤诚与智慧,让动科学子们心中“强农兴农”的使命之火燃烧得更加炽热。全体成员在心底郑重承诺:必将传承“红医精神”的仁心仁术,践行“大地情怀”的实干担当,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图为实践队员在陈列馆前合照,沈楚怡供图)
此次红色寻根之旅,既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更是一次砥砺初心的实践课堂。江一真“用信仰铸就忠诚、以学识反哺大地”的壮丽人生,如不灭火种照亮新时代农林人的奋进征程。动物科学学院学子正以科技为笔、汗水为墨,在广袤田野上书写“真心护农”的青春答卷,让先辈精神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图景中永续传承、薪火相传。(吴元华、柯珂、沈楚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