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乌县文峰乡年轻干部赴上甲村开展现场沉浸式学习活动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寻乌县文峰乡年轻干部赴上甲村开展现场沉浸式学习活动

2025-08-11 10:34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近日,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文峰乡组织年轻干部赴上甲村开展现场沉浸式学习活动。这座深藏于赣南腹地的村落,以窑火淬炼的千年文明为经,以鲜血浇铸的革命精神为纬,交织出一幅厚重而鲜活的历史画卷,为年轻干部带来跨越时空的精神启迪。

红色记忆,信仰之火的永恒燃烧。上甲村革命烈士陈列室内,年轻干部们认真聆听驻村第一书记何光荣讲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惊心动魄的故事让年轻干部们深受震撼与启迪,他们感受到,信仰并非抽象的词汇,而是如曾三妹般在生死关头不改初心的忠诚,是黎彩玉一家舍弃小我成全大义的抉择。何光荣的讲解,更让他们明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身处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这种信念的支撑——面对基层工作的艰难险阻,更应铭记先烈精神,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体现在干事创业的担当上,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具体行动,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知青岁月,青春奉献的时代回响。知青屋内,文峰乡的年轻干部们凝视着这些珍贵印记,仿佛看到知识青年响应号召,奔赴乡村一线的身影。他们深刻认识到,知青精神最宝贵的,是那种不计个人得失、主动奔赴祖国最需要地方的担当。这种精神,正是当代年轻干部应当传承的财富。一是“向下扎根”的勇气‌。知青们放下书本、走向田野的抉择,说明只有真正“沉”到基层,在田间地头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才能摸清民情、找准问题。二是“知行合一”的智慧‌。知青们既运用专业知识提升生产效率,又虚心向农民请教,这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启示年轻干部既要有政策理论的功底,更要善于从群众智慧中汲取经验。三是“家国同构”的胸怀‌。知青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信念,让年轻干部明白,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国家战略,正是新时代青年干部施展抱负的广阔舞台。唯有将个人奋斗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青春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

上甲窑,文明星火的千年凝视。上甲古窑址静卧于寻乌江水畔,44处窑包如历史印章般散落25平方公里,诉说着隋唐至北宋时期赣南陶瓷业的辉煌。这些穿越千年的瓷片,不仅是物质文明的载体,更是先民在艰苦条件下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的具象化表达。文峰乡的年轻干部们领悟到,可以从先辈的匠心精神中汲取成长力量:一要锤炼“精益求精”的专业素养‌,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中,以匠人雕琢瓷器般的专注追求卓越,用务实行动书写实干答卷;二要培养“因材施艺”的创新思维‌,学习匠人因地制宜的智慧,在数字乡村、生态保护等新领域,探索符合时代需求的特色发展路径;三要锻造“百炼成瓷”的坚韧品格‌,以窑工耐高温、抗淬炼的毅力扎根基层,在艰苦岗位上磨砺意志,将为民服务的初心转化为持久行动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淬炼成才。

文峰乡年轻干部在上甲村的学习实践中,收获了深刻的思想启迪。他们从红色文化里汲取信仰力量,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担当;在知青精神中感受艰苦奋斗的品格,树立起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决心;于古窑文明中领悟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将其转化为干事创业的执着追求。此次学习不仅是一次文化之旅,更是一场精神淬炼。年轻干部们纷纷表示,要将所学所悟转化为奋进动力,以蓬勃朝气投身乡村振兴,在文峰乡这片热土上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文/图 钟晓清)

【责任编辑:成慧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