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校联合亮相OMEP国际研讨会 学前教育创新成果引国际关注
2025年7月14日-7月18日,在此间举行的第77届世界学前教育组织(OMEP)国际学术研讨会迎来“中国声音”。来自中国的北京探月教育者发展中心、南宁梅沙幼儿园、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北京市海淀未来学校幼儿园五所学校联合主办了一场主题为“评价驱动的学前教育创新:项目式学习与教师发展的协同路径”的分论坛。五校代表携手展示了中国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前沿探索与创新实践成果,其系统性解决方案和扎实的本土化研究,引发了与会国际学前教育专家、学者的关注与讨论,有力彰显了中国学前教育的创新活力与发展动能。
本届OMEP大会以“幼儿教育中的艺术与文化:游戏、表达与参与”为主题,吸引了全球近50个国家的专家学者与实践工作者。中国五校的联合行动,紧扣大会主题,围绕“评价驱动创新”这一核心主线,分享了各自在项目式学习(PBL)与教师专业发展协同推进方面的深度实践与研究成果,彼此间的研究主题与实践案例呈现出紧密的关联性与互补性,共同勾勒出中国在相关领域的系统性思考。
北京市海淀未来学校幼儿园吴楠园长与钟娇妍老师分享了《表现性评价驱动新手教师开展美育素养的培养的探索》。该研究响应中国“五育融合”政策,创新性地构建了“美育-项目式学习双螺旋模型”,通过四阶段干预路径,探索了表现性评价如何有效支持12名新手教师落实幼儿美育素养培养,实现了“结果评判”转向“过程支持”的有效性的路径,推动教师角色从“技能示范者”向“审美协作者”转换,揭示了“表现性评价驱动美育转型”的有效培养路径,为提升教育质量提供了教师成长视角的解决方案。
(吴楠分享)
南宁梅沙幼儿园创新课程负责人孙晓雷老师则聚焦儿童层面,带来了《基于美育核心素养量规下,儿童项目式学习设计与评价的实践研究》。该研究是南宁梅沙幼儿园与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陈秉龙教授、颜铭锋教授,以及广西科技师范学院陆莹主任共同开展,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花山岩画”为载体,创新运用“具身体验项目式学习”策略,将设计、学习与表现性评价结构化融合。其显著特点是将过程性评价嵌入PBL的复杂性任务,形成“教、学、评”动态闭环,并通过严谨的随机对比实验,实证了该模式对提升儿童美育核心素养的显著效果。
(孙晓雷分享)
北京探月教育者发展中心陶潜老师的分享《表现性评价驱动下学前教育教师项目式学习实施能力的支持路径研究》,进一步将视角延伸到教师PBL实践能力的系统支持上。尤为突出的是其展示的协同创新模式——以南宁梅沙幼儿园与探月中心的深度合作为案例。双方共同构建的“观察-反馈-迭代”表现性评价框架,有效破解了PBL实施中评价标准模糊、反思浅层化等共性难题,为赋能教师PBL能力提供了可操作的支持路径,清晰体现了五校间在实践与研究层面的内在关联与协作。
(陶潜分享)
五所学校的联合展示,不仅呈现了各自学校的特色探索,更协同展现了中国学前教育在“以评促教、以评促学、评教协同”方面的整体性进展和本土化创新。其聚焦核心素养、扎根实践、注重实证的研究取向,以及在评价工具开发、教师与儿童发展支持模式上的突破,成功吸引了国际同行的目光。与会专家对中国在评价驱动学前教育创新方面的系统性探索表现出浓厚兴趣,认为其为解决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有力彰显了国际舞台上的中国教育力量。
【背景:世界学前教育组织(OMEP)成立于1948年,是一个致力于维护0-8岁儿童权利、倡导儿童全面发展与福祉的非营利性国际组织,拥有70多个会员国和地区。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为其会员单位。第77届OMEP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25年7月14日-18日在意大利博洛尼亚举行。】(徐佳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