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舞彝乡银球跃,情聚石林万众欢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火舞彝乡银球跃,情聚石林万众欢

2025-07-23 11:42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当万千火把在石林双龙广场、阿诗玛小镇同时亮起,松脂燃烧的噼啪声混着欢呼声冲上夜空,上周末的石林,成为昆明乃至全国最炽热的焦点。熊熊篝火旁人们纵情跳起大三弦舞,炭灰抹黑脸的祝福传递着纯粹情谊。而在石林文体中心综合馆内,另一种激情也在升腾——乒乓球拍挥舞如电,银球飞旋如星,第二届“阿诗玛杯”乒乓球邀请赛的鏖战正酣。2025年7月17日至23日,以“激情火把·非遗石林”为主题的石林火把节,将彝族的千年崇火传统与现代体育精神熔铸一炉,290名各族健儿在此以球会友,共同谱写一曲民族文化与国乒精神交相辉映的壮歌。

火把辉映:民族文化与体育的盛宴

火把节在彝族文化中承载着驱邪祈福、庆祝丰收的古老寓意,2006年即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5年的石林火把节以近20项活动构筑了立体化的文化矩阵:从“辞旧火·迎新火”的庄严祭祀,到彝族摔跤的力量角逐;从万人大三弦的集体狂欢,到抹黑脸祝福的情感交融。而“阿诗玛杯”乒乓球邀请赛的嵌入,为传统节庆注入了现代竞技的活力。

这场赛事堪称云南乒乓运动的盛会。64支队伍以混合团体形式展开角逐,每队4至5人,且必须包含至少1名女队员。阵容汇聚了缪卿、张博洋、李娜等本土名将,更吸引了李钊等外省高手加盟。经过两天激战,云乒乓俱乐部勇夺桂冠,云逸乒乓俱乐部与云南雨林大路乒乓球队紧随其后。赛事设计凸显包容性——前16名均设置奖金,从200元至6000元不等,既鼓励拼搏,更传递“参与即荣耀”的理念。

体育与民俗在此深度互文。当赛场内的扣杀声与场外大三弦的节奏交织,当奖牌的设计融入“石林彩玉”这一承载2.7亿年地质传奇的文化符号,乒乓不再仅是竞技,更成为解读彝族文化的现代语言。正如云南顺弘滇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万俊所言:“体育的本质是‘看见’,它映照参与者的生命力,也是我们自身成长的镜像。”

银球飞旋:国乒精神在彝乡的传承

乒乓虽小,却凝聚着一个民族拼搏进取的魂魄。赛场上,选手们将国乒“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演绎得淋漓尽致。 多拍相持时的坚韧、落后逆境时的反击、团队协作时的信任——每一帧画面都是国球精神在西南边陲的生根发芽。

赛事组织亦体现专业追求。协办方云南顺弘滇腾科技有限公司以企业力量助推体育发展,赛事设置对标专业标准。混合团体赛制强化性别协作与战术配合,考验队伍综合实力。这种对专业性的坚持,恰是国乒“精益求精”传统的延续。赛场上的每一次挥拍,既是对自我极限的挑战,也是对“人生能有几回搏”这一乒乓箴言的致敬。

尤为可贵的是,赛事与火把节“祈福”内核形成精神共鸣。火把燃烧象征光明驱散黑暗,乒乓跃动则代表生命突破束缚,二者共同指向积极向上的精神维度。选手们在“石林氧吧”中挥汗如雨,身体力行诠释着“生命在于运动”的真谛,赋予火把节以全新的时代注解。

以赛为桥:奏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和声

“阿诗玛杯”超越了一场普通赛事,成为促进各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平台。64支队伍290名选手中,既有本地彝族健儿,也有汉族、白族等多民族代表,更不乏跨省而来的乒乓爱好者。比赛间隙,选手们围坐交流战术,赛后携手共跳大三弦舞,炭灰抹黑脸的祝福传递着朴素温情。银球为媒,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同胞在切磋中增进理解,于互动中深化认同。

这一实践与云南多地探索形成共振。在永福县,当地通过“以旅居促融居”模式构建“空间嵌入+情感融入+价值融通”的互嵌式社区;在镇康木场乡,人居环境整治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深度融合,实现“并蒂花开”。石林则借助“乒乓球+火把节”的创意融合,为文体旅促进民族团结提供了新范式。

赛事如同一颗石榴籽,将多元个体紧密联结。当省内外选手为精彩回合击掌叫好,当不同民族观众为逆转胜利同声喝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暖流在赛场上空汇聚升腾,印证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宜居石林:文体旅融合赋能美好生活

赛场上的激情之外,石林更以宜居宜游的环境底色,为这场文体盛会铺就温暖背景。火把节期间,政府推出一系列惠民举措: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及国企停车场免费开放,“首违不罚”政策体现柔性治理;市场监管部门严格监督价格,确保游客“安心游”;昆明市商务局发放“彩云美食美宿美物消费券”,覆盖50余家企业、200多个消费点。

更具吸引力的是石林独特的生态人文魅力。游客在乃古石林参与夜游探秘,在冰雪海洋世界观赏表演,体验“白天赏石、夜晚狂欢”的全时乐趣。高考学子更可凭准考证不限次数畅游石林三大景区,免费租借彝族服饰化身“阿诗玛”或“阿黑哥”。石林风景区变身为巨型“实景游戏场”,游客化身“火种猎人”,通过破解绣娘纹样谜题、触摸火草布等互动收集火种碎片,兑换猎人勋章。

石林的宜居不仅体现为游客体验,更扎根于产业活力。以“石林彩玉”为引领的石文化产业蓬勃发展,7月同步举行的石文化彩玉·商品贸易博览会,集中展示奇石、宝玉石等珍品;而早在4月,“阿诗玛杯”石文化艺术博览会已为百亿级石材产业注入动能。生态、文化与产业的共振,让石林真正成为“世界喀斯特精华,中国阿诗玛故乡”的宜居乐土。

当夜幕再次降临石林,篝火的余烬犹温,体育馆内的灯光渐熄。云乒乓俱乐部队员手捧以2.7亿年石林彩玉镶嵌的奖牌,与对手相拥致意。这一刻,乒乓球的弧线穿越了赛场,与火把的光影交织;拼搏的汗水融入了大三弦的舞步,在阿诗玛的故乡绘就了一幅民族团结的和美画卷。

石林这片神奇的土地,以火为魂,以石为骨,以球为媒,在每一次银球的飞旋与每一次火把的跃动中,诠释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不同的文化在这里相遇,相同的情怀在此刻共鸣。(中国共产党石林彝族自治县委员会党校 唐丽芬 潘云刚

【责任编辑:蒋俊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