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永恒的工作主题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永恒的工作主题

2025-07-21 14:12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土壤”,是企业发展的“空气”,更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摸着石头过河”到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始终是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抓手。实践证明,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它如同一场永不停歇的“升级战”,需要以持久之功、精准之策不断打磨完善。

优化营商环境的永恒性,源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动态需求。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其需求始终随时代发展而变化:从早期对政策优惠、土地廉价的渴求,到如今对公平竞争、法治保障、数字便利的追求,营商环境的内涵与标准在不断迭代。例如,过去企业关注“能不能办”,现在更关注“办得快不快”“服务优不优”;过去看重硬件设施,如今更重视制度软件的适配性。这种动态变化决定了优化营商环境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一劳永逸,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持续发力。

优化营商环境的永恒性,体现在破解发展难题的持续探索中。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会面临不同的瓶颈,而营商环境的优化往往是破解难题的“金钥匙”。面对疫情冲击,各地通过“一网通办”“不见面审批”等数字化改革,帮助企业跨越时空障碍;面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通过信用体系建设、银企对接机制创新,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面对区域发展不平衡,通过统一市场规则、打破行政壁垒,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每一次难题的破解,都是营商环境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契机,而新的发展阶段又会涌现新的挑战,这就要求优化营商环境必须常抓不懈。

优化营商环境的永恒性,更在于其对高质量发展的深远意义。高质量发展要求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而这些都与营商环境息息相关。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能激发创新活力,让各类市场主体在同一起跑线比拼;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能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让企业轻装上阵;法治化的监管环境能稳定预期,让企业家安心经营。从长三角的“一网通办”到粤港澳的规则衔接,从自贸试验区的先行先试到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营商环境的每一次优化,都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然而,优化营商环境的道路上仍存在不少“中梗阻”和“玻璃门”。有的地方政策执行“温差”明显,好政策卡在最后一公里;有的领域监管存在“一刀切”,柔性执法理念落实不到位;有的部门服务意识不强,“重审批、轻监管、弱服务”的惯性尚未完全扭转。这些问题提醒我们,营商环境的优化既是系统工程,也是攻坚工程,需要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

实践告诉我们,优化营商环境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它需要政府部门转变理念,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把“用户体验”作为检验标准;需要制度创新持续发力,用法治思维固化改革成果,让政策更稳定、更可预期;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协同推进的良好生态。

营商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市场主体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区域发展的前途命运。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只有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永恒主题,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韧劲,不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才能让市场活力充分涌流,让创新创造源泉不断迸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这既是历史的启示,也是未来的召唤。(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高坑镇 熊超)

【责任编辑:蒋俊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