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财计算机学院:寻瓷都千年商道,解码赣商古智慧
为深入挖掘赣商文化精髓与现代企业数字化管理创新的融合路径,为赣商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及企业现代化管理提供实践参考,7月18日,江西财经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赣财瓷韵·数智兴商”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李昱的带领下深入景德镇古窑博览区、御窑博物馆和中国陶瓷博物馆,以数字化的视角梳理赣商文化脉络,探寻瓷都千年的商业文化。
在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队员们从商周原始青瓷到唐宋“白如玉、明如镜”的贡瓷,再到明清远销海外的“克拉克瓷”,系统学习了古代陶瓷工艺的技术突破与贸易网络。釉料配方的迭代、龙窑结构的优化,背后是古时赣商对品质的极致追求。
走进御窑博物馆,队员们被明代官窑制度深深吸引。通过考古出土的瓷片标本,队员们发现官窑"千里挑一"的严苛标准,这种极致品质追求正是古代赣商信誉的根基。
深入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队员们走进保存完好的古代窑址群,实地探究传统制瓷业背后的商业智慧。这些窑炉设计蕴含惊人智慧,宋代龙窑依山而建的坡度控制,明代葫芦窑的双室结构,都是为提升成品率和燃料效率的商业考量。
此次实践活动,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赣商文化的深厚底蕴。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传统文化研究,实践队不仅还原了古代陶瓷产业的商业智慧,更找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连接点。从古窑的物流设计到御窑的品质管控,这些穿越千年的商业思维,正是“数智兴商”最好的历史注脚。作为新时代青年,全体队员将继续探索科技与文化的融合路径,让赣商精神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图文:江西财经大学孙家麒、陈欣雨、姚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