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医践学行|追循红色脚印 解密乡村振兴——川北医学院赴四川岳池县郑家村寻访老党员,探索郑家村“沧海桑田”的秘密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医践学行|追循红色脚印 解密乡村振兴——川北医学院赴四川岳池县郑家村寻访老党员,探索郑家村“沧海桑田”的秘密

2025-07-18 15:09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为探寻红色基因传承与解锁乡村发展密码,7月10日,川北医学院“红潮涌岳池,青医济乡野”赴广安岳池三下乡实践队赴白庙镇郑家村,通过专访柏富学、汪代仁两位老党员,深入了解共产党人奋斗故事及乡村变迁历程,汲取精神力量,勇担时代使命。

入党初心与信仰坚守: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当实践队成员问及入党初心,柏富学老先生陷入回忆,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那个年代啊,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优秀组织,是引领人民走向光明的灯塔。”他亲眼目睹了共产党为解放劳苦大众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不懈努力,心中便种下了加入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种子。

汪代仁老先生则提到,在那个国家百废待兴的时期,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让国家逐渐走向繁荣富强。而他的父亲,作为一名老党员,更是以实际行动为他树立了榜样。父亲在工作中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这种精神深深感染着他,让他更加坚定了入党的决心。

同时,两位老党员都强调,作为党员,要时刻以人民为中心,心中装着人民,多为人民做好事、办实事,这是入党时的誓言,也是一生的追求,更是郑家村发展至今的关键。

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政策领航,旧貌换新颜

实践队成员在参观郑家村后,纷纷对眼前呈现出的繁荣景象赞叹不已。当实践队员向柏老先生请教乡村振兴的“法宝”时,柏老先生结合自己亲身参与的经历,讲述了这座乡村如何从曾经的贫穷落后一步步迈向富裕文明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后,土地包产到户的政策让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极大提高,党带领人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如今,在党的领导下,乡村又走上了科学致富的道路,不断摆脱贫困落后。”

在“国家挂钩”政策实施之前,白庙镇郑家村村民住的是破旧的毛坯房,后来在国家统一补贴、扶持、拨款的规划下,村民们住上了新房子。随后,白庙镇郑家村追赶时代浪潮,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了千亩桃园、缫丝文化博物馆、婚俗文化体验园等文旅项目,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2023年园区接待游客80万人,实现旅游收入967万元,2024年上半年接待游客46万人,实现旅游收入529万元。

如今,白庙镇郑家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文明村,这一切的变化都离不开党的政策扶持和党员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党的领导下,在党员们的引领下,郑家村正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大步迈进,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正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

精神传承与青年寄语:砥砺前行,续写华章

采访的最后,两位老党员对新时代的新青年、新党员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娃儿们嘞,如今这好日子来之不易,可得珍惜这大好时光!多学知识长本事,提升自己,回报社会,多为百姓做好事。更要听党的话,服从组织安排,心怀感恩,好好拼!”

实践队员们认真聆听着老党员们的教诲,深受鼓舞。他们表示,将牢记老党员们的嘱托,传承红色基因,以老一辈党员为榜样,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此外,实践队员认为,郑家村在红色文化传承上还可深挖故事、打造基地、开展活动增强认同;乡村发展上,丰富旅游业态,加强周边合作打造线路,同时注重生态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让乡村既富又美。老党员表示,会对他们的建议高度重视并深入考虑。

此次采访活动,不仅让实践队员们深入了解了党的历史和乡村的发展变迁,更让他们感受到了老一辈党员的坚定信仰和无私奉献精神。这将激励着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砥砺前行,书写属于新时代的青春华章。(张甜欣)

【责任编辑:蒋俊辉】
返回顶部